第11版:春秋副刊

叶企孙帮助冀中抗日

徐轶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0月16日   第 11 版)

叶企孙与熊大缜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清华大学举校南迁,与北大、南开合并成西南联合大学。在迁校的过程中,叶企孙全面负责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的抢运工作,为支持导师工作,叶企孙的得意弟子熊大缜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成为叶企孙的重要助手。不久,叶、熊被迫转至天津,在英租界清华大学同学会,建立临时办事处,安排帮助南下师生员工和家属顺利通过津门。

1938年3月的一天,熊大缜告诉叶企孙,他已决定去冀中,帮助那里的人民武装抗日,因为那里需要科技人员。叶企孙对此非常敬佩,嘱咐他为抗战出力,并表示自己也暂不去昆明,留在天津,如果熊大缜有什么需要帮助,可以去找他。

熊大缜到达冀中抗日根据地后,先在军区修械所当技术员,负责组织武器弹药的生产,担任八路军冀中军区供给部长,全面负责军火的供应和整个根据地的物资供给工作。与此同时,熊大缜还着手筹建技术研究社,开展烈性炸药、地雷、雷管等研制工作,以炸毁从北平到沧州、石家庄一线的铁路,切断日伪的交通大动脉;此外,他还研究、安装短波通讯工具,以保证军事通讯的畅通。要完成这一工作,就需要购买材料和寻找相关的技术人才,于是熊大缜于1938年的端午节来到天津,寻求恩师叶企孙的帮助。

师生见面,叶企孙非常高兴。听说八路军希望更多的知识分子前往根据地参加抗日的号召后,叶企孙立即表示愿意积极联络更多的清华师生前往冀中,为抗战出力。

此后,叶企孙利用自己留津的空隙,秘密帮助抗日根据地在后方购买了一批雷管、炸药以及军用物资。同时按熊大缜的要求,先后介绍了汪德熙、李广信、阎裕昌、林风、刘维、葛庭燧、胡大佛、李琳等清华师生、职工和平津高校的毕业生去八路军冀中军区参加“技术研究社”,开展各种军火、通讯设备的研制工作。熊大缜得到了叶企孙推荐的人才与购买的材料后回到部队,在制造炸药的同时,又用土办法、土设备成功地研制出了合格的枪炮弹药。阎裕昌到达冀中后,很快就解决了地雷遥控引爆的问题。1938年9月,熊大缜等几位技术人员与官兵一起,在平汉铁路保定方顺桥附近埋设了由“技术研究社”研制的含TNT烈性炸药的地雷,将驶来的日军机车车头炸得粉碎。随着这种含TNT烈性炸药的地雷在冀中平原广泛应用,日军被打得死伤惨重。

日本特务很快便发现八路军拥有了现代科技手段,这使得叶企孙在天津的工作十分危险。但他始终毫无畏惧,积极奔走在抗日后方,用募集到的抗日善款采购炸药、雷管、药品、通讯器材、各种军工原料、零件甚至车床,源源不断地穿过封锁线运送到根据地。他还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在冀中,有一支抗日的队伍,动员全国有志青年去支援”,并且给出了安全去冀中的方法。在他的号召下,大批有志青年纷纷前往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八路军。

叶企孙非常挂念战斗在抗日根据地学生的安危,常常通过密信联络。1938年九十月间,叶企孙在天津的活动受到日伪的严密监视,他迫不得已于十月离开天津南下,经香港辗转到西南联大。

2024-10-16 徐轶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8706.html 1 叶企孙帮助冀中抗日 68,70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