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参加人民政协的民主党派人士作用,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人民政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卓越贡献和重要作用,深刻阐明人民政协的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政治优势。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十个坚持”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经验的集中总结。这对不断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政协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充分发挥参加人民政协的民主党派人士作用,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内容。
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我们要深刻认识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政治定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守团结合作初心。引导民主党派成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确保多党合作事业薪火相传、根基永固。
要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发挥界别优势,围绕中心大局献计出力。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征程上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聚焦党政所需、群众所盼,充分发挥界别优势,依托人民政协协商平台,发展协商民主,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文化自信自强、生态环境保护、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标本兼治,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各领域的风险问题,注重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扑下身子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寻计问策,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践行责任担当,着力画好最大同心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政协为人民。我们要团结和依靠所在界别群众,密切联系和服务好所在界别的群众,心系“国之大者”,聚焦“民之关切”,用心用情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做到协商有方,参政有为,引导有力,切实当好党政决策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调研员”、基层群众的“服务员”,切实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真正把党派代表和联系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努力画好新时代新征程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
要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人民民主故事。我们要充分发挥民进教育文化出版传媒主界别的作用,始终以推动文化发展为己任,胸怀“两个大局”,发挥特色优势,勇于担当作为。一方面以文化服务大众,把握时代主题,扎根生活,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艺术精品,弘扬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和叙事体系,在对外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中加强对外宣介,回应国际社会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关切,采用对方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讲清它的历史脉络和文化渊源,讲清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现实合理性和巨大优越性,着力增强解释力、传播力、感召力。基于共有价值观的共同性、共融性,求同存异,更多地将中国故事和中国人民民主故事世界化、普适化,不断增进世界对我国政治体制、发展模式、方针政策的认识和了解、尊重和认同,为维护和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营造良好的社会影响和国际舆论氛围。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