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大为改善,然而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农村常住人口数量也正在不断下降,尤其是80后、90后、00后等年轻群体,纷纷选择外出务工,不愿意在农村开展土地种植,农民“断代”问题已经愈发严峻。我们在对多省农村调研中发现:福建莆田市仙游县柳园村总人口1189人,40岁以上会种田的约260人,40岁以下会种田的为0人;湖南邵阳市绥宁县花园角村,共3768人,40岁以上会种田的为686人,40岁以下会种田的为48人;湖北黄冈市红安县夏家湾村共1100人,40岁以上会种田的约400人,40岁以下会种田的约90人。调查数据显示新老农民断层严重,严重影响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亟待引起高度重视。
从调研结果来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农田耕种困难,缺乏规模效益。我国山区面积大,丘陵集中于东部省份,沿海多省丘陵占比超过70%,耕地43%为坡耕地,单块面积平均0.32亩,破碎化严重。此外,多数省份90%耕地划为基本农田,为完成任务,部分地方将房前屋后、周边零星耕地甚至25度以上山地都划入,出现基本农田“围屋”“围村”“围城”“上山下海”等现象。同时多种原因导致部分农田结构不连片,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困难,水、路、林等基础设施薄弱,农田难以规模化种植,种粮缺乏规模效益,难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耕地撂荒和粗放化利用严重。
成本高收入低,种粮意愿降低。近年来,粮食生产成本年均增长速度远大于粮食产值年均增长速度,随着生产成本的大幅上涨和收入的小幅增长,粮食种植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有时甚至处于亏损边缘。此外,粮补激励作用有限。如,2022年陕西省3批次实际种粮农民补贴合计平均为20元/亩,加上耕地地力保护补贴50、60、70元/亩三个等次,合计不足100元/亩,而粮食种植物化成本约为500元/亩—600元/亩,两项补贴资金不到物化成本的20%。
年轻劳动力流失,农技人才紧缺。当前,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为获取更高的经济收入,选择外出务工从事建筑业、服务业、制造业等非农产业,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种粮副业化、老龄化、兼职化。特别是当前农业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才占比较少、老龄化严重,难以满足农业生产指导服务需求,特别是缺乏农业科技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岗位人才、农业专业服务型人才。
如何破解上述问题?我们建议:
一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盘活耕地资源。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以优惠政策吸引个人、集体、公司来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和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业、承包大户以独资或股份制的形式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一些更加优惠的政策,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吸引更多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国有资本投资农田建设,通过“小田并大田”等方式置换经营权,改善土地零散分布的情况,进一步推进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和集约化经营。对于市场导向下农民的弃耕行为,则应将弃耕耕地的承包经营权收回集体进行再配置,并突破原有固化的土地产权模式,以更好地盘活恢复治理的耕地,提质增效。
二是落实多元支持措施,提升种田收益。健全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政策体系,严格落实最低收购价、耕地地力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完善对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奖补及设施农用地支持举措,提高补贴资金兑付效率。推动粮食政策性保险扩面、提标,让农民种粮有钱挣、多得利,稳定种地预期,降低生产风险。支持引导加工企业向粮食主产区贴近,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做好“土特产”文章,弘扬农耕文化,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
三是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吸引人才流入。建立健全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支持身上有本事、手里有绝活的“田秀才”“土专家”,优先承担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任务。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元化、全链条“新农人”培育体系,恢复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教育,加大高等院校培养公费农科生力度,激励引导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进农门,让学农者爱农、务农。创新编制管理、职称评审等,鼓励青年才俊深入农村,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鼓励各地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在人才吸引方面的优势,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与在外优秀农业人才保持密切联系,并通过打好亲情、乡情、友情牌,将更多优秀人才和本土在外人才引回来。
(作者郑作俐系福建省政协委员、民革龙岩市委会主委;李琳系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