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从九届到十三届,我连续担任了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亲身见证了人民政协事业的蓬勃发展,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在政协这25年,我的重点履职领域是对外文化交流和美术创作。一届政协委员,一生政协情缘。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和“老”委员,我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努力做到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同心,不遗余力地投身对外文化交流,勤奋创作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作品。
我的画作《清风徐来》入选“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书画展”,我感到特别荣幸。《清风徐来》以竹子为题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竹以其空心、有节、坚韧、常青、挺直、抗寒等自然特征,被赋予谦虚、气节、正直、坚贞、孝义、清静、虚心等精神内涵。写竹,看似简单,其实是中国画笔墨形态及结构技法最为讲究的品类之一,从写竹到画竹,我更看重其精神寓意。在《清风徐来》中,我想通过清风吹拂穿过竹林,从片片活泼泼上翘的向阳竹叶中,传递出一种内在的、活力满满的精气神,寓意人民政协事业永远焕发像竹子一样的活力。
竹子好画,竹子也难画,最难的是变。求新求变,一直是我艺术求索道路上对自己的要求!作为一名画家,就要不断从各种滋养中提炼新技法、新程式、新笔墨来适应新的审美要求。我画了30年竹子,“立竿”“勾节”“写枝”“撇叶”,写其形,传其神,会于心。我的画虽然没有离开传统的水墨和宣纸,但我更想超越对一竹一石一水的描摹,通过目击心传,化为对自然界和生命的更为开阔的整体认知。
我以前多画墨竹,墨竹里有中国画的精髓,枝枝叶叶讲法统,笔笔见功夫。水墨构成了中国画的基本语言,但不能认为水墨画才是我们的传统,而有意把青绿、工笔重彩等排除在外。其实,水墨、工笔重彩、青绿如能处理好,也一样的美,甚至更有气象万千、灿烂辉煌的感觉。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就是用矿物质的石青、石绿上色,使山石显得厚重、苍翠,画面爽朗、富丽,色泽强烈、灿烂;同时,山石轮廓加泥金勾勒,增加金碧辉煌效果,很好地展现了一个盛极的大宋江山,也使得“金碧山水”风靡天下。只是后来文人画占据主导,“金碧山水”被忽视。《清风徐来》想接续上“金、青、绿”的传统,让传统的丹青颜料再放异彩。我一直揣摩石青、石绿、金、银、朱砂、赭色等矿物色和草绿、胭脂、洋红、藤黄等植物色搭配后的效果,用金色处理竹叶,而间杂着青云和嫩绿的植被,再用一抹暗红色的朱砂托住青、绿,形成一种色彩之间的新型关系,相互衬托、相互依存、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笔墨当随时代。我创作的初心就是“既要笔墨,又要现代”。除了守住竹子内在精神的根脉外,也要有当随时代的新符号、新形式、新语言,不拘泥于简单的模仿和传神,而尽力展现色彩、形状、线条本身的表现力,在相对概括性的语言中提升本体层面的表现力。
在《清风徐来》的具体表现手法上,我还是采用泼画手法,在看似随性的泼、洒、挥、叠加当中,在水墨的流淌中进行局部或整体的控制,使墨、色、水、纸等互相冲撞、融合、幻化,形成天地氤氲又边界清楚的画面肌理,让整个画面如同置身于大千世界的一场风云际会,从而生成新的精神图谱和心灵印记,让人感受到生命气韵的激荡与澎湃。
未来,我要坚持用书画作品讴歌新时代重大成就,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勇攀艺术高峰;坚持以书画艺术为媒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助力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系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