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内完整保存了古驿道、古关隘、古城墙、古庙宇、石板街、古墓祠、古井、古桥、古树等文物古迹,有省级重点文保单位6处,市、区级文保单位11处,历史建筑挂牌139处……”
视察团到四川的第一站,便是有着“蜀道三国重镇,天下第一太极”之称的广元昭化古城。昭化,古称葭萌,宋太祖赵匡胤赐“昭示帝德、化育民心”始得名昭化,有4000多年历史和2300多年连续建县史,是蜀中建县治最早、连续设置县治最长的地区之一,是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这里古风古貌、古色古香。
在为期5天的视察中,这样的“古风古貌”如影随形,时而展现为古朴典雅的古城、古镇、古村,时而又在博物馆的展厅中,以文物的形式诉说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故事。
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古镇如何留原貌、展新颜?考察路上,委员们边走边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保护古代建筑,也要保护近代建筑;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既要保护精品建筑,也要保护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居及地方特色的民俗。”
委员们认为,这是对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完整性保护最好的诠释。对于原真性保护,就是既要有古城景色,又要有文化底色。
4000多年历史的昭化古城,不仅保留了大量的三国古遗址,还融合了丰富的民俗文化;2300多年的阆中古城,是古代巴蜀重镇,具有独特的山、水、城格局,“八大文化”在此交汇;始建于唐、复建于明的阆中天宫院,因独特的天文文化而负有盛名……
“结合考察的多处古城、古镇、古村、历史街区等,他们都因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而独具魅力。”这是委员们的共识。大家认为,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在融入现代元素的过程中,只有同步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才能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古韵绵长谱华章。新时代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稳步前行在传承与发展的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