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民生·民意

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

持续释放惠民“红利”从“能消费”向“愿消费”转变

本报记者 杨岚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0月28日   第 10 版)

近日,“双十一”购物节提前开启,被业内称为史上“周期最长”的“双十一”,首次将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补贴与平台优惠叠加。今年以来,从大宗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多种消费业态入手,政策“组合拳”将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国内大市场的活力,国内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北京市乃至全国的消费环境整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如减税降费、发放消费券等,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活力。线上消费、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兴消费模式快速发展,为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李志起就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分析称,尽管面临一定的经济压力,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仍然保持了增长态势,当前消费市场呈现出消费升级与降级并存,服务性消费较快增长,线上消费占比持续提高等3个特点和趋势。

“从数据上看,老百姓的消费意愿总体处于景气区间,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消费支出增速有所放缓。从‘能消费’到‘愿消费’的转变中,最大的障碍在于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不确定性和消费信心不足。”李志起坦言,提升消费者信心对于激发消费潜能至关重要,只有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和个人财务状况持乐观态度时,才会更愿意进行消费支出。

对此,李志起建议,为了让老百姓从“能消费”向“愿消费”转变,还需要持续释放惠民“红利”。努力增加居民收入,通过减税降费、发放消费补贴、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措施,帮助企业加快生产发展、纾困解难,稳定居民就业、改善收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医疗、教育和养老等机制,解除居民后顾之忧,降低预防性储蓄;不断丰富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提供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品质商品和服务;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

近年来,北京市在推动文化、旅游、服务等特定领域消费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通过文旅融合、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推广特色文化产品等方式,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参与。同时,北京市还积极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如发展夜间经济、打造特色商业街区等,进一步激发了消费活力。

李志起表示,未来,这些领域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了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还应深化文旅商体多业融合,继续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体育资源、商业资源,打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文旅产品、演出活动和商业消费项目;加强服务行业的监管和培训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创新消费场景,利用科技手段创新消费场景和模式,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智能的消费体验。并且可以通过媒体宣传、活动策划等方式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提高这些领域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李志起认为,科技创新在激发消费潜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以供给改善创造需求的重要切入点。通过科技创新,可以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创造更多消费场景,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沉浸式的购物体验;智能家居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使消费者能够更加方便地管理家庭生活和消费支出。“未来科技将进一步与消费融合,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智能的消费体验。”

如何通过“双十一”等购物节形式,进一步提振消费市场?李志起认为,可以通过媒体宣传、活动策划等方式提前预热购物节氛围,提高消费者的期待值和参与度;电商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优惠券、满减活动等优惠措施以吸引消费者;利用科技手段创新消费场景和模式,如直播带货、虚拟现实体验等,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智能的消费体验。

2024-10-28 本报记者 杨岚 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9232.html 1 持续释放惠民“红利”从“能消费”向“愿消费”转变 69,23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