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协同发展,推动普陀区在区域协同创新生态构建中巩固和提升中心城区核心竞争力……”近日,由上海市普陀区政协与市政协界别与地区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24苏州河论坛”向长三角区域发出一个明确的信息:这里有“中华武数”,这里将去向“江洋湖海”。
创新精神是普陀之于这座城市,发展叙事的主线。100年前,普陀“半马苏河”沿岸诞生了上海面粉厂、上海酵母厂、上海第一印染厂、华生电器总厂、天厨味精厂、上海火柴厂等众多近现代工业文明中的“第一”,谱写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篇章。
进入20世纪90年代,普陀区培育了复星、月星、致达等一批优秀民营企业。进入新时代,普陀又打响“中华武数”科创品牌——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武宁创新共同体、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等“创新马达”强劲发力,一批高能级创新创业基地、前沿科技实验室等相继落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普陀区政协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通过举办“苏州河论坛”,为推动普陀重点地区建设,创新产业布局,苏州河普陀段发展贡献了很多“金点子”。
随着“中华武数”大科创的顶层设计越来越清晰,共识和合力日益增强,科创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凸显。普陀全区上下之问是:“普陀大科创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何时破茧成蝶?”
今年的“苏州河论坛”如是回答:以“中华武数”为抓手,打造面向长三角的协同创新生态,正逢其时。
论坛现场,普陀区政协副主席翁华建代表区政协发布2024年重点课题,是建言更是呼吁:普陀要融入的不是“鱼缸生态”(只有观赏价值;没有惊吓,也不会有惊喜),也不是“池塘生态”(有增长但增长有天花板;无法期待生态演化出创新物种),而是“江洋湖海”大生态(有惊吓也有惊喜,可以期待创新物种的涌现)。只有融入“江洋湖海”大生态,成为“沧海一粟”,才能较大范围链接优秀的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资源、创新生态。
演讲环节紧扣为长三角协同发展建言献策,与会委员们和专家的观点渐趋一致:长三角特别是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城市在科技创新和产业领域、环节上存在互补性,普陀区作为创新要素集聚的上海中心城区,肩负着融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夯实一体化发展动能、提高一体化发展效能、激活一体化发展潜能、释放一体化发展势能的重要任务。
“‘苏州河论坛’最重要的价值和使命,就是让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未来发展探寻答案。”区政协主席杭春芳如是说。那么答案找到了吗?“2024苏州河论坛”回答:这里,就是“长三角科创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