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武汉市一小学语文老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发现,有学生用“栓”字造词竟写出“栓Q”,引发了人们对于网络用语使用过度的担忧。随着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很多网络用语为人们增添了日常交流趣味。也有一些没有创意、没有内涵、没有品位的网络用语,比如“你个老六”“绝绝子”可称之为“烂梗”。网络“烂梗”具有随意性和极强的消极情绪等特点,其词语本身往往缺乏实质性内容,多不明所指,带来了语言表达的粗鄙化趋势,有些甚至词不达意。
10月11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专项行动聚焦部分网站平台在热搜榜单、首页首屏、发现精选等重点环节呈现的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现象,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
语言是不断丰富进步的。当我们很多工作和生活在网络上展开,网络用语不可避免成为我们日常表达的重要内容,具有特定的社会意义或文化内涵、能够传递特定情感或生活态度的用语,很自然地被接纳,为我们的语言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多样性。但某些网络“烂梗”往往缺乏清晰的含义和规范的表达方式,不仅削弱了语言表达的丰富性,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忽视了真正的语言美感与表达的深度。当人们逐渐习惯用简单、碎片化、敷衍的表达方式,不仅会降低个人的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成本。
在微博上,一则“如何用古诗词形容秋景”的话题有着4900多万的阅读量,其中有人用“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形容洞庭湖入秋后的景色。这句出自《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诗,跨越了2000多年仍被当今世人所流传。“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可以来表达对秋意的体会,也很有趣味性,但毕竟意境上不可同日而语。
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的专项行动,意在鼓励网络上“有话好好说”,就是为了引导网友们尊重语言本身的力量: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有趣和严谨表达并存,才是真正语言多样性和活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