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春秋副刊

兰亭砚的故事

火来胜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1月14日   第 11 版)

砚台吸纳了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其制式、纹饰和铭文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形象,表现了人们对高风亮节、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廉洁奉公、崇尚孝道等方面的志向和情操追求。其中,兰亭砚制式是最有代表性的砚台形制之一。

兰亭砚是受王羲之兰亭雅集的影响而创作出来的砚台形式。据记载: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在浙江兰亭,进行了一场名为“修禊”的传统活动。在这次雅集活动中王羲之组织搞了一个小规模酒会,酒令是“曲水流觞”,41位名士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这场雅集很有雅趣,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位文人画士饮酒赋诗,汇诗成集。雅集时王羲之还乘兴挥毫作序,序中描绘了兰亭附近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曲水流觞、惠风和畅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此序不仅文字优美,在书法上酣畅淋漓、潇洒流畅。

宋代文人受兰亭雅集和其活动景观的启发创制了方、圆形制的兰亭砚,这种制式的砚台通体体现了雅集的盛况和景观,并把兰亭序全文刻在砚台上,尤其是纹饰把雅集时景观、盛况以及雅集时的文人情怀、志向和风流倜傥的气质都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通体承载了满满的文化含量,受到文人士大夫的青睐。这种兰亭砚,由此成为砚台的形制之一,在明清时期亦有发展。

(作者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砚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专家委员会主任)

2024-11-14 火来胜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0104.html 1 兰亭砚的故事 70,10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