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调查研究

科技“开花”产业“结果”,企业要“挑大梁”

本报记者 孙琳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1月18日   第 03 版)

基于全球科技和产业颠覆性变革的紧迫形势,以及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发展,势在必行。通过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正是让企业实现科技“开花”产业“结果”的高效方式。在此过程中,需要解决好“企业主导什么、怎么主导、怎么深度融合”等问题,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机制。

三地成绩喜人。在成都,宏明电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多层级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在德阳,东方宏华自主研制的中国首台1.2万米深智钻机,展示着其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路上的果实;在宜宾,东磁5G全连接工厂打造的“宜宾智慧造”,讲述着类似的故事。

与此同时,壁垒犹存。企业追求高收益、低成本、强竞争力,高校则以科研成果为导向,两者因目标导向差异导致融合动力不足;企业由于资金与人才等短缺问题,缺乏主导创新的内驱力;由于科技成果转化不充分,出现“两张皮”现象等问题。

企业主导探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路上,有经验,也有“卡点”。如何打通?这是一个需要“政、产、学、研、金”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

在政策层面,要支持优势龙头企业科研单位等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创新联合体,建设一批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国有企业供应链、重要应用场景向更多企业开放;构建“拨投结合+基金支持”的全链条成果孵化投资模式,加速引领长周期技术实现转化和产业化。在企业层面,要发挥企业资源高效配置主导作用,捕捉前沿市场与技术机会,打造韧性供应链与创新平台、提升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效率;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鼓励科研骨干在不同企业流动,拆掉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

科技创新是引领产业创新,推动我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关键力量,企业必须加速探索、打造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机制,让更多创新链的“好技术”成为产业链的“新应用”,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提质的同频共振,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

2024-11-18 本报记者 孙琳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0227.html 1 科技“开花”产业“结果”,企业要“挑大梁” 70,22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