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对于任何一位从事历史与文物工作者而言,陕西无疑是最令人向往的圣地。周秦汉唐、周原、何尊、兵马俑、法门寺……一想到这些名字,总会情不自禁顿生敬畏。
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我们踏上了这片古老的土地。对于即将面对的一切,熟悉而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曾多次来到这里走马观花式地参观;陌生,则是因为对于这里新时代文化遗产的保护还从未曾深入了解。而对于科技如何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我们又充满了期待。
前不久,我参加了全国政协组织的“推动文物科技创新”专题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运用先进技术加强文物保护和研究。只有解决文物保护中的瓶颈科学技术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对文物本体及其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信息进行保护和利用。通过此次实地学习,深感陕西省独特的文物资源优势充分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深感各级文物保护部门和文物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以实际行动有力推动了文物保护、研究、管理和利用工作。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是国内成立较早、规模较大、门类较全的省级文物科技保护专业机构,作为“砖石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文物保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该院在文物科学研究、保护修复、遗产调查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这里堪称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省级考古研究机构。调研组在这里看到现代化的硬件设施、一流的考古博物馆展览展示水平、一系列丰硕的考古研究成果,作为同行不由深感新时代党中央对文物考古事业的高度重视。
尤其欣慰的是,看到这里各个修复室、实验室奋战在工作一线的青年科研人员,他们干坐冷板凳,秉承考古人“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终”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看着那些青铜残片在他们手中神奇拼接复原、那些破碎的纸片渐渐回归灵动的书画作品、那些糟朽的木块一天天重现真容……看着年轻一代文物保护工作者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进一步提高了效率和水平,我们仿佛听到那些依然深埋地下的国宝们在发出呼唤!
兵马俑的前世今生到底是什么样?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我们似乎探寻到了答案。以往我们看到的展出的兵马俑,那一排排似乎穿越历史时空的秦国“军团”,气势宏伟,仿佛一夜之间破土而出。然而深入考察这里的文物保护中心,我们才知道,那些得以完整呈现给世人面前的千年兵马俑,几乎每一具都凝结了考古工作者的无数心血。
在文物保护中心实验室,满目都是残肢断臂。与数十年前相比,如今中国考古人的科技水平已今非昔比。为尽可能不将遗憾留给后人,这些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奋战在考古发掘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几乎是与时间赛跑。
如何第一时间保护出土陶俑身上的彩釉?如何拼接还原陶俑本来的形象?如何借助数字技术让这些陶俑动起来?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委员们的注意力几乎不受控制了。在一尊姿态奇特的卧姿陶俑周围,大家与科技保护人员一起,结合数字分析系统展开了讨论。
“这是男性还是女性?这个姿态是舞蹈还是杂技?应该从力学原理还是从色彩分析?”大家众说纷纭。而在一尊站姿陶俑面前,几乎无不注目良久,经过考古人员辛勤精心拼接完整的他,无论是神态、姿势、线条、色彩,几乎毫不逊色于古希腊罗马最伟大的雕塑!
我们不禁感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承,更需要活起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对科技的应用。当然,归根结底,最关键的还是人才的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关心爱护我们的科研工作者,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更多优秀专业人才从事这项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
从当前全国文物系统的情况看,尽管国家在创新文物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已经投入很大。但具体到工作一线,仍普遍存在人才激励机制不够灵活、人才培养平台不够多元等短板,需要有关部门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改善文物科技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为他们开展研究、学习深造、研修交流搭建更好平台,从而壮大文物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文物保护事业。特别是由于文物保护涉及多个专业多个岗位,包括环境监测、分析检测和各类藏品的保护修复等,但受限于编制的限制,往往导致大多数文物保护机构每个专业方向的人员相对较少,部分方向甚至只有1个人,这就难以开展高水平深入的文物科技创新研究。另一方面,这些有限的人才力量往往需要承担藏品的保护、修复、复制、分析检测和博物馆环境监测工作,还需要承担各类科技研发项目和其他单位的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整体力量捉襟见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文物科技事业的需求。另外从年龄和职称结构上看,随着老一辈专家陆续退休,年轻人才的培养又需要一个周期,致使目前的文物科技人才基本以青年为主,资深专家特别是行业领军人才相对欠缺。
当然,调研中还发现一些其他的问题。陈星灿委员之前呼吁过,目前多学科合作和科技支撑不充分,考古机构、科研院所、高校合作渠道没打通,跨学科资源整合还很有限。科技考古与田野发掘“两层皮”的问题仍然突出。我建议科技部门加大文物考古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积极考虑将考古机构纳入科研事业单位序列管理,在考古和文物保护关键技术、专用装备研发以及设施装备配置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支持。
在硬件装备上,还要切实提升考古设施装备科技化水平。许多文物保护单位面临旧仪器设备更新缓慢,引进高精尖仪器存在困难等问题。大型仪器设备是开展文物科技创新研究的基础,提高文物保护研究水平、保持行业先进性的关键手段,为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和助力,满足文物的科学分析和研究需求。许多文物保护单位现有多数大型仪器设备服役期超过10年,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故障、落后等问题,亟须进行设备维护和更新。但由于更新成本较高、经费不足等原因,目前这些问题尚未全部解决。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文化领域不断催生各类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深刻改变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消费方式,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也推动国际传播格局和国际话语场深刻调整,为我们占据国际传播制高点、构筑国际话语新优势提供了契机。因此在让文物“活起来”方面,文物工作者也应抓住科技创新机遇,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除了传统展示形式,文博机构还可充分依托数字技术,创新传播手段,利用流媒体传播在即时性和互动性方面的特点,依托移动互联网、5G通信以及短视频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扩大文物数字资源开放度和共享度,提供云展览、云游、云课程、线上论坛、数字文创等云端服务,探索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创新路径。
目前一些文化单位还只停留在信息化的阶段,没有实现数字化,更没有实现智能化。守着文化资源,封闭运行,没有去拥抱技术和市场,没有进行更多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反观互联网平台上,有些年轻人虽然没有机构和单位,却凭着热爱承担起文化传承传播的工作,借助新的技术手段,正在成为文化的传承者、挖掘者、弘扬者和创造者。在此背景下,文博机构需要打破藩篱、创新机制、形成合力。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征集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