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犇向新征程·聚焦

让创新驱动更加强劲

观众参观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本报记者 齐波 摄

本报记者 包松娅

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党中央对创新驱动认识不断深化的路径。

仅仅从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创新驱动放在了各类规划任务的首位,创新二字在当前发展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

“十四五”要开好局、起好步,如何汇聚不同环节的创新要素,成为今年两会上各民主党派关注的聚焦点。

自立自强是立根之本

2020年7月底的上海,正值酷暑。九三学社中央调研组在上海先后到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和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等企业开展调研。

“设备是哪里生产的?产品出口占比多少?”遇到高精尖设备,调研组成员仔细询问;“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学什么专业的?”“在企业工作多久了?”遇到年轻的科研工作人员,调研组成员与之亲切交谈。

调研组有一个期待,从这些作为主体的企业身上,找到创新的突破口。

“建议要发挥国企优势,解决技术的卡脖子问题,首先要摸清底数,加强统筹,分类施策,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推进卡脖子技术攻关。要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原始颠覆性创新,促进高端技术和设备国产化。”调研组提出。

注意到创新主体作用的还有民盟中央。

对于企业而言,要在科技创新中自立自强,民盟中央发现人才最重要。“要加大力度,引进、留住、培育优秀的科技人才,打造属于企业自己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民盟中央建议,尤其是要着重培养和引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发明成果的突出拔尖人才,同时创造宽松优裕的人才成长发展环境,给科技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科技创新因为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可或缺。民盟中央呼吁,通过政策扶持进一步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大培育力度,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也提高科技创新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积极性。

从实验室到市场有多远?

科技成果转化对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创新只有与市场、社会和国家需要相结合,才能释放出巨大的现实生产力。

“然而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民建中央对该问题的“追问”也不是刚刚开始,支持政策落地存在障碍,缺乏专业化中介服务和高效市场,直接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在新发展阶段迎来了一一击破的新契机。

民建中央建议,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及配套措施的落实机制,尽快明确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政策,加大科技项目中面向重大实际应用的选题比重,同时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既然是成果转化就一定要尊重市场需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建立科技成果供给和需求清单定期发布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的布局和设计。”民建中央在今年的提案中提出。

科技是九三学社中央长年来参政议政的“老阵地”,关于强化转制科研院所行业技术引领作用则是此次关注的新视角。

“希望有关部门能牵头调研梳理下转制科研院所现状,明确转制科研院所基础性、公益性属性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九三学社中央看来,当前转制院所最大的尴尬就是“两不沾”。

“成果中试研究”是科技成果走向市场化应用“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但似乎各方对“中试研究”并不重视,也不积极。九三学社中央认为,要制定国家统一的科技成果分级标准,明确科技成果的分级分类方式,将“成果中试研究”纳入标准。

融合为传统行业添动力

对于很多老百姓而言,科技创新仅仅是技术概念。但从一定程度上,这更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是科技创新的应有之义。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过去长期以来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需要“两张皮”问题。

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点,致公党中央今年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基础。特别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成为产业升级的热点。

“以示范性企业带动行业发展,明确把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设计、感知、决策、服务等制造业全生命周期,打造离散型、流程型、网络化协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型等智能制造新模式。”致公党中央认为,应首先构建一种全新的融合共通新模式。

谈到融合与赋能,农工党中央今年的目光依然放在医疗健康领域。农工党中央提交的党派提案之一就是关于推动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平衡医疗资源供给与需求矛盾、推动药品及医疗器械产业研发创新等方面均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果,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要全面推进政策法规创新,探索制定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产业融合的商业化、规模化政策法规,从政策上明确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系统软件在医疗服务中的功能作用,法律法规上划定应用边界。”农工党中央建议,要清晰界定健康医疗数据的所有权、采集权、存储权、开发运营权,同时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打破、打通符合要求的各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和由于懒政、利益关联等因素构建的数据孤岛,加快推进数据标准化,建立健全数据保护机制。

“要鼓励国有资本参与以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主方向的基金投资工作。”农工党中央提出的另一个“鼓励”是,积极引进海外先进技术和本地化开发,融合国内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改道超车。

宏伟蓝图已绘就,创新故事谱新篇。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创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2021-03-05 包松娅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518.html 1 让创新驱动更加强劲 2,51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