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犇向新征程·聚焦

全国政协委员冀永强:

科研创新呼唤“悬赏制”

张倩 本报记者 范文杰

“揭榜挂帅”是一次创新,也是一场改革,对人才观念、用人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行重点攻关项目“揭榜挂帅”,令全国政协委员冀永强印象深刻。为此,他今年两会带来了一份书面发言,题目为《科研创新呼唤“悬赏制”》。

“现行的科研‘门槛’过高,科研资源过度集中,容易导致获得科研项目的机会不平等,抑制潜在创新人才的发展。”冀永强在调研中发现,有的专家身兼数十个项目负责人,被称为“包工头”“老板”,但一些富有创新能力的研究人员却因资格资历限制而与科研无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犹如‘唐僧肉’一样的科研经费都采用申报制。一项科研活动从申报、立项到研究成果的完成,大量的精力被消耗在繁琐的表格填报、复杂的经费报销和各类的检查评估中,把科研人员都逼成了‘社交家’‘会计师’,其创新活动也被局限在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制度框架内。”冀永强说。

“而悬赏制则不同。”冀永强认为,悬赏制可以破除资格资历限制、开放公共资源,把宝贵科研经费用到最紧迫的项目上,让创新主体从“找项目”“拼关系”转向“拼能力”“拼创意”。在悬赏制的体系里,科研工作者不需要花时间去编制预算,以需求为导向,突出目标性,解决的是具体难题,让创新活动与生产实践无缝衔接,能有效提升科研创新成果的质量和应用效益。

冀永强说:“‘悬赏’作为一种科研模式,在企业中已广泛应用。但作为一种国家科研资助模式,目前尚无相关的政策制度支持。应加快制定相关制度,明确悬赏方向范围、项目征集机制、悬赏定价机制、经费支持渠道以及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鼓励、推动和指导科研资助机构加快推进。”

2021-03-05 张倩 范文杰 全国政协委员冀永强: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520.html 1 科研创新呼唤“悬赏制” 2,52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