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犇向新征程·委员报道

变数字“鸿沟”为“包容”打造老幼善美型社会

特邀委员记者 梁留科

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共享单车、无人售票系统、电子支付、无线网络等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便利,但这对老年人却并不够友好,面对滚滚而来的数字化生活“洪流”,叫车、外卖、网购、挂号等年轻人轻车熟路的“数字包容”,却成了许多老年人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传统服务保障措施,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周全更贴心的服务。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

为此,政府、社会和企业要共同行动,善待善为老幼,创造老幼善美型社会。一是在政策设计上予以周全安排,设计的出发点是每个家庭都有老年人,每个人都会老,建设老幼善美型社会,要尊老、爱老、孝老,不仅是为老年人,也是为未来的年轻人和老年人。考虑到老年人、儿童等群体是制度设计的核心和重点,通过制度设计消除老年人参与家庭、社区、社会生活的种种障碍,能够给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规避风险的大环境。二是要为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创造条件和氛围,企业应下大力气做好适老设备的生产、改造等,让小区、家庭等环境更适合老年人的安全和便捷需求,设备更易于老年人所用。当然,也期待老年人主动参与,终身学习融入社会,共享数字时代带来的红利。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洛阳师范学院院长)

2021-03-08 梁留科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868.html 1 变数字“鸿沟”为“包容”打造老幼善美型社会 2,86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