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犇向新征程·委员报道

有温度的界别

特邀委员记者 龙墨

我是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均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从界别的名称就能看出,这个界别关注最多的就是民生方面的问题。每年参加全国两会,尤其是参加小组讨论,对我都是一次难得的受教育的机会。

首先,每位委员对小组讨论的态度都极为认真。围绕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踊跃发言,每次讨论结束时都意犹未尽。更令我感动的是,委员们对民生问题的关心、关注带着情感,尤其是对那些关乎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问题。

以残疾人为例,张海迪委员每次的发言都以具体实例或自身经历阐述残疾人的困苦,谈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重度失能残疾人托养的重要性,谈康复大学已开工建设的喜悦,每次海迪委员的发言都充满感情,娓娓道来,引起委员们强烈的共鸣。小组组长于革胜委员曾说,海迪委员是一个充满情怀的人,所以发言才能这样打动人。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的企业家委员也经常被张海迪委员的发言感染,有的委员当场表示愿意捐赠支持残疾人康复服务。曾有一位企业家委员在发言中坦诚地谈到,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受到的教育很大,会尽可能安排残疾人就业,让残疾人自食其力,实现自身价值。还有委员发言时说,每一位老年人,有可能伴有暂时或长期的失能或半失能,有可能成为残疾人,我们现在支持做好残疾人事业是为了8000多万残疾人,同时也是为了我们每个人的将来。

于革胜委员为直接了解重度残疾人托养现状,曾专门带队到河南省驻马店市参观考察残疾人托养机构,并多次在小组讨论会上介绍所看到的情况,呼吁推广驻马店经验,让更多重度残疾人受益。这些委员的言与行,对于我这个残疾人工作者来说,是最好、最直接的鼓舞和教育。

养老问题同样引起大家的共鸣,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让老人幸福、有尊严地过好晚年?委员们对此积极建言、出谋划策。

能够成为政协委员是我一生中难忘的经历,而能在这个充满温度的界别更是我的荣幸,外面的天气虽然寒冷,但委员们的博爱让我时刻感到被温暖包围着。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原主任)

2021-03-08 龙墨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869.html 1 有温度的界别 2,86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