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犇向新征程·委员报道

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争相建言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特邀委员记者 凌振国

3月6日,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举行两场小组会议。委员们围绕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规划纲要,积极发言讨论,气氛十分热烈。

会上,31位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和规划纲要,回顾了极不平凡的2020年取得的非凡成绩,回首“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聚焦“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紧紧围绕2021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工作谈认识、讲体会、建真言、献良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委员们在讨论时共同认为,这一预期目标的设定兼顾了经济运行恢复实际情况,体现了将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要求,有利于同今后目标平稳衔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推动高质量发展。

吴凡委员发言时认为,计划的这一目标可归结为“稳、保、增、减”4个字。即经济增长稳、社会发展稳、宏观政策稳,突出体现保民生、保就业、保市场主体,在教育、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养老金、抚恤金等民生保障上继续增做加法,大幅压减中央各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和减一般工商业电价、宽带、专线资费及减审批手续,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理念。

王培安委员对此很赞同,并表示还应加一个“新”字,就是体现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及改革创新新动能,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迎难而上,实现今年预期目标任务,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运行。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就业目标设定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莫荣委员今年1月曾受邀参加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发展规划专家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言,深刻感受到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对民生问题的重视,认为党中央国务院着眼长远,把就业目标定到与疫情前的2019年水平一样,彰显了国家强大的信心、决心和士气。同时,面对经济恢复发展和市场条件依然严峻,完成目标任务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坚信今年就业形势一定会比去年更好。

保企业才能稳岗位、促就业、保民生。曹晖委员建议要落实报告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要求,重视发展实体经济,通过实训基地、车间课堂、生产实操课等,促进实体教育快速发展,让实体经济、制造业企业发展路径更加明晰,培养优秀人才,促稳岗、保就业。

朱建民委员很有共鸣。他建议要有效落实报告对实体经济支持和优化、落实减税政策,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面对企业面临的一些发展难题,王均金委员建议摸排了解企业发展整体情况和提出对应政策,在市场竞争招标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支持、保住了企业,才能稳企稳岗,减少失业。”

委员们聚焦报告提出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认为报告确定中央及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彰显了创新在国家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傅军、吴凡委员看来,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作用,聚焦资源催生原始创新,重视创新顶尖人才培养,凝聚民间力量投入国家战略科技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加大“卡脖子”技术研发投入力度,集中人力物力研究手机芯片、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

还有顾朝曦委员建议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辅助失能半失能老人生活机器人;曹晖委员建言规划促进数字化与产业结合,加快第5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中心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确定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委员们认为,确定的目标表明我国坚定不移坚持绿色发展的决心。例如,文振富委员表示,鉴于我国能源多煤少油乏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能源的国际依存度高,只能依托煤炭来兜底国家能源安全,建议在法定煤运专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点布局建设大型煤制油气基地。

朱建民委员建言要扎扎实实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的各项工作,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纳入“十四五”规划,从源头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中,虽说有很多行动不便者,但委员们思维活跃,观点清晰,大家发言争先恐后,举手排队等发言,上下午两个半天讨论中间也就顾不得休息,自始至终都围绕讨论主题多商量、多建言,不时互相插话提问,力求建有价值之言、建实招之言、建高质之言。委员们在深入讨论交流发言中,再一次彰显了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驻会副主任)

2021-03-08 凌振国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873.html 1 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争相建言 2,87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