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犇向新征程·聚焦

莫让“涉审”中介增加企业负担

本报记者 王金晶

长期以来,在很多领域的中介机构在行政审批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连接市场主体和政府机构的桥梁。但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洪慧民经过调研了解到,“涉审”中介目前是卖方市场,投资企业处于弱势地位。“涉审”中介市场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已经部分对冲了政府改善营商环境的成果,倍受企业诟病。

洪慧民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以化工医药产业为例,从立项到竣工投产有关申报材料在政府审批部门流转时间不足1个月,但中介机构准备材料的时间平均需要2年之久。环评报告动辄大几百页甚至上千页,冗长繁杂。各项中介费用总额占项目投资额的2%~5%,个别高达10%,企业负担较重,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新改扩建项目而言负担尤其难以承受。中介服务耗时长、费用高,协同监管有漏洞、缺抓手的问题暴露无遗。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防范这种不利于营商环境的行为发生?洪慧民建议,在《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指导下出台《中介机构(人员)管理办法》,各省进一步制定实施细则。在目前各项行政审批不要求机构资质只要求责任人资质的情况下,鼓励投资企业采取短期劳务用工的方式聘用专业人员提供相关服务,并研究相应的税收政策。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人员考取有关中介服务资质,释放具有专业资质的中介从业人员工作活力,扩大中介服务供给,平抑中介服务价格。政府部门定期公布中介机构和工作人员服务质量榜单,用处罚到人的方式,对一些不称职的中介从业人员分级处罚,直至取消从业资格。

此外,洪慧民还建议,由政府有关部委牵头,在全国范围内系统性清理各项评价技术导则,大幅度压缩报告篇幅,减轻企业负担。

2021-03-09 王金晶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031.html 1 莫让“涉审”中介增加企业负担 3,03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