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意周刊

为两会关注的“小温暖”点赞

王玉初

全国两会,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大事、难事必然不少,困难、挑战亦可想象。我们有许多政策、法律需要通过两会来谋定,好为未来的发展及为人民谋福祉画“定盘星”,拿出顶层设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当然要关注关心国家大事,要积极履职,建言献策。

履职谋大业,俯首为民生。代表委员们关注国家大事的同时,也要多接地气,多说“行话”,多关注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小温暖”。今年的两会中,我注意到张连起委员建议9月30日设立“成人节”,李小莉代表建议春节假期延长两至三天,李长青代表建议延长一些节假日或增设法定节假日,恢复小长假。无论是“成人节”,还是增加假期,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小温暖”。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这些建议和提案,为民发声,反映社会渴求,值得点赞。

幸福美好的生活需要奋斗,实干永远重于空想。所以,在奋斗的路上,我们遇到的艰辛也是不可避免的。诸如工作中的“5+2”、白加黑、996工作制、两班倒等工作节奏也是客观存在的。劳动者的努力付出,托起了我们经济社会的蓬勃生机。奋斗的背后还需要更多的人文精神关怀。

人文精神关怀,不是简单地寄希望于几部电影、几本书去赋能,而要有落地有声的办法。延长假期,无疑是落实人文精神关怀的好办法,可以让人们腾出时间休息、娱乐,获得心灵慰藉。于是乎,增加假期的建言一出现,就得到了无数网民的响应与欢呼。在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之下,人们太需要用假期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维系家庭情感等。李小莉作为基层代表,熟悉工人们春节假期中的匆忙——刨开路途中的时间,真正留给他们的时间不过两三天。真可谓,年刚开了个头,就煞了尾。事实上,人们的匆忙,让曾经的一些乡俗文化活动因为没有时间参与而慢慢消失。这不能不说是另一种遗憾。

员工假期增加,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甚至会对一些小微企业造成冲击,这确实是个两难的选择。但办法总归是有的,更别忘了列宁那句话,“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让员工得到一定的放松,失掉的是加班的东隅,或许可以收获提高效率的桑隅。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完全被工作占据,是一种奋斗的态度,却未必适合于每个人。生活中,人们的幸福感,很多时候并没有因为工资的增长或物质财富的丰盈而增加多少。反倒是,权衡好工作与生活,做到张弛有度,才更容易感到幸福、充实。代表委员们就假期这些“小温暖”的建言,恰恰是希望从国家政策层面推动,让劳动者有相对多一点的时间休息,调节压力,让生活节奏在多出的几天假期中放慢脚步,让幸福感增长几分。

基于此,代表委员关注假期这个“小温暖”,值得点赞。

2021-03-15 王玉初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441.html 1 为两会关注的“小温暖”点赞 3,44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