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意周刊

堵死“校园贷”,这个建议很“给力”

黄齐超

针对近年来“套路贷”“校园贷”“裸贷”等频发现象,全国人大代表李君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不良网络借贷的监管力度,要求任何网络贷款机构不得向在校学生发放贷款。同时,应禁止给在校学生办理信用卡和提供分期等相关超前消费的金融服务。

不可否认,“校园贷”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然而,网贷公司一味逐利,甚至设置陷阱,诱惑在校生超前消费,让“校园贷”变味。更有甚者,网贷公司催贷、逼贷,导致了很多因“校园贷”而生的悲剧,把“校园贷”演变成立“校园害”。

那些居心叵测的网贷机构,打着服务学生的旗号,表面上,他们的网络贷款利息低、放款快、无门槛的招牌标榜自己无害、便利,事实上套路满满,最后都变成了高利息的骗人贷。其中一些催贷手段非常恶劣,如以恐吓、裸照相威胁。

“校园贷”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些学生为此付出了高额的利息,有些学生被迫出卖尊严,或者走上犯罪的道路,有些学生甚至因无力偿还高额借款、遭到暴力胁迫催债选择自杀。“校园贷”催生了悲剧,这些违法的网络金融机构需要重拳出击。

为了治理“校园贷”乱象,2017年6月,教育部、人社部、公安部、银监会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校园网贷业务。但是,“校园贷”禁令并没有让“校园贷”销声匿迹,一些手机App改头换面,还在悄悄经营着“校园贷”。

另一方面,正规银行推出的信用卡,以及消费平台提供的分期付款,同样有鼓励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嫌疑,需要反思和治理。很显然,李君代表的这份建议,就是剑指向在校学生办理网贷、信用卡、提供分期的金融机构。李君建议严禁金融机构、网贷平台向大学生提供“校园贷”、信用卡和分期付款,就是一柄釜底抽薪的利剑。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专业技能,哪怕是已经成年的大学生,也是如此。当然,大学生也是消费者,只要是合理的消费就没有理由反对。但是,一些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不够理性,热衷超前消费,造成了不要的浪费。而学生没有偿还能力,超前消费难免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李君代表的这个建议,得到了广大网友的支持,在网络上的相关投票中显示,超九成网友赞同该建议。可见,大家对在校生超前消费的担忧和治理“校园贷”的认同。堵死“校园贷”,这个建议很给力,我们期待着它能被采纳和落实。

2021-03-15 黄齐超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445.html 1 堵死“校园贷”,这个建议很“给力” 3,44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