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休闲周刊

“数”读茶叶经

本报记者 徐金玉

每到采茶季,用工荒三个字,不少茶企一提就头痛,发动周边村民还不够,跨省招工才能勉强解决燃眉之急;而以小作坊三个字为代表的家庭生产,也依然是茶区生产中的常态,难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同样是茶产业做大做强的拦路虎……

由于长期从事茶产业生产、管理工作,细数这类产业“顽疾”,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天方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一部副厂长兼车间主任储小芹可谓如数家珍。

“茶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茶叶种植、茶园管理,再到茶叶采摘、加工等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工。尤其到了夏秋季,由于茶生产成本高、卖价低、利润薄,采茶劳动强度大,绿茶片区几乎无人愿意采摘。”储小芹坦言,虽然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茶产业扶持和投入力度,但茶农对种茶、采茶、管理茶园的积极性仍然不高,茶园用工不足、农用化学品投入依赖性强等现象普遍存在。

此外,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的过程中,很多农村出现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山产田地大面积抛荒的现象,具体到茶产业中,还存在茶园较为分散,规模化经营不够;茶农趋向老龄化,缺乏新观念、新手段等现象。

为此,在茶产业掀起一场智能化的浪潮,成为了固有模式沿袭与现代创新发展的分水岭。

“我们亟须为茶产业发展插上‘数字化’翅膀,推动茶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进程。”储小芹说,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相关部门应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大对茶企业设备投入的支持力度,例如,促进茶园机采、茶叶智能化加工以及茶叶深加工设备的推广和应用,对这方面的茶企业设备投入给予加大配套补贴和项目支持。同时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不断传承创新手工制茶工艺,吸引更多年轻人愿意从事茶行业,用优秀的人才引领茶产业发展。

当前,农产品的市场结构和消费需求发生了重要变化,农产品功能化日趋明显,功能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储小芹还建议,充分调研全国各地不同地区土壤状况,根据具体情况,从国家战略规划里划分相应的功能农业,比如富硒农业、富锌农业、富锶农业等版块,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

2021-03-19 徐金玉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745.html 1 “数”读茶叶经 3,74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