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意周刊

家里饭

张金刚

那年冬天,知悉我在北京,好友功哥热情约我“来家里吃饭”。功哥热情豪爽,我却纠结这会不会过于讨扰,他又补充:“自己人才会受邀吃‘家里饭’,添双筷子的事儿!”我感动着并欣然赴约。

寒冷冬日,打开门扑面而来家的温暖与浓郁的火锅香味,还有功哥小两口儿略带调侃的寒暄。坐在餐桌旁,感受着火锅的热气直冲餐灯,这感觉,久违了。天南地北、家长里短、人生感悟,全都就着火热称意的一筷筷、一杯杯畅快下肚。临行,功哥硬是塞给我一个手提袋,装了火龙果、柿子、梨与我分享。偌大陌生的北京城,能吃上一顿家里饭,我认这个兄弟。

家里饭,总是那样让人心生温暖,卸下一切,不必端着、装着、应酬着。此刻,只关乎情谊,关乎桌前的你我,心近情深。随着年纪渐长,我尤其迷恋那一口儿充满人情味的家里饭。

还记得当年相亲,只第一面,未来丈母娘便留我在家吃饭。我意欲请客下馆子,她却说:“就家里吃,外面花钱不说,还不干净。”我洗洗手,如家庭一员一样地择韭菜、包饺子,略显拘谨地与未来妻子吃了第一顿家里饭。

妻子后来悄悄告诉我:“其实家里吃饭是在‘考察’你。当然,吃饺子也是有讲究的,意思是我家同意,‘捏在一起’。”听后,我欣然一笑。后来,韭菜鸡蛋馅儿水饺成了我家每个重要纪念日的必备主食,近20年未曾变过,包进饺子的是我俩平淡的日子和美好的回忆。

或许,真的只有在家里吃饭才能体现那份真情。那日陪妻子回她儿时的老家,邻居大爷已90多岁,看到曾经的小丫头回来,拄着棍子,颤颤巍巍笑呵呵迎过来,非要拽到家里吃饭。

我们说:“去村里饭馆随便吃点儿就好。”大爷似是玩笑似是生气地嗔怪:“那到大爷家随便吃点儿不行?嫌饭不好呀?小时候,这丫头可是常趴我家饭桌呢!”我和妻子对视一笑,只好乖乖搀着大爷回家。古朴整洁的小院里,开满月季、蜀葵,与大爷乡村老教师的身份很是相衬。大爷的儿媳、孙女忙着煮粽子,原来大爷的孙女在外工作,最馋老妈的粽子,故而每次回家都要包上一锅,这就是在提前做准备。

餐桌周围花团锦簇,大瓷碗里盛着杂粮粥,佐以萝卜咸菜、香葱拌豆腐、腊肉烩菜,粽子料很足,江米糯,红枣甜,豆子面,还撒了白糖、蜂蜜。这饭虽朴素家常,却极对胃口,如在梦里老家。妻子说:“当年爸妈忙,我常守在大爷家灶前,闻着粽子香味等着揭锅,馋得口水直流。”我们笑着,她却眼圈泛红。

若有如功哥这样的朋友来找我,我一定邀来家里吃顿便饭。只因我认你是自己人,只因这专门为你花力气精心准备的家里饭,才更独一无二、滋味长久。

若一有空闲,我便要回到农村吃顿家里饭。土生土长的食材搭配最朴素的烹饪手法,做出的味道最地道、最烟火,漂泊的身心倏地找到了来处和皈依,初心的根似乎又向地里深扎了几分,扎得更深更牢。

2021-05-17 张金刚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564.html 1 家里饭 6,56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