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学术家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委员读书专题调研手记五则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馆藏的波斯陶壶

灵山县传统家风家教家训教育基地

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文/图 吴尚之

4月23—3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新成带队,就“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委员读书学习工作”到广西、海南两地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边听取两地深入开展政协委员读书学习工作的情况介绍,一边深入实地考察当地的文化遗存、博物馆、传统古村落、红色文化旧址、出版机构。一周的调研使我深切地感受到,读书不只是在课堂,不只是在书斋,还要更多地走出课堂、走出书斋;读书不仅要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书;读书要切实做到读与习、知与行的统一。诚如宋代诗人陆游在《剑南诗稿·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所强调的:“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此,将调研过程中写的五则手记整理出来,与书友们分享。

南海丝路,合浦始发

4月24日上午,调研组来到广西合浦县汉文化博物馆调研时发现,该博物馆很有特色。这是一家以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展示为主题的遗址类博物馆,对我们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很有价值。

合浦县博物馆,又名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成立于1978年9月,总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以收藏、研究、修复、陈列合浦汉墓出土文物为主,兼藏本地传世文物,馆藏文物共计5208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1件,二级文物200件,三级文物360件。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馆藏的黄金、玛瑙、水晶、绿松石、琥珀等串饰,如13号东汉墓出土的波斯陶壶及玛瑙串珠、水晶串珠等,是汉代合浦郡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地区贸易交往的重要物证,对研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南海丝路,合浦始发。合浦汉文化博物馆展示的文物充分说明,2000多年前,合浦就是汉代与东南亚,南亚诸国贸易往来的始发港,是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点,是我国南疆的繁华都会之一。纹饰精美的青铜器,最具浓厚地方特色的陶器等等,生动展示了汉代合浦地区汉越文化走向融合和统一的历程,而琥珀、玛瑙、琉璃等大量珠饰品,则见证了北部湾地区与域外开展商贸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

从长安出发,先走陆路至南郡(湖北荆州),然后经水路顺长江与湘江,过灵渠,再通过北流河、南流河即可顺利到达合浦。而来自东南亚、南亚等地的货物,也通过这条路线,从合浦输往中原地区。这充分表明早在汉代,合浦就已经是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以及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大芦古村,耕读传家

4月24日下午,专题调研组前往广西灵山县大芦村,调研传统古村落及其楹联文化。大芦古村位于灵山县佛子镇。全村现有人口5000多人,其中80%是劳姓。劳氏家族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现象,引起了调研组的兴趣和关注。

大芦村劳氏古宅建于明清两代,至今保存完好。劳氏古宅由镬耳楼、三达堂等10个建筑群落组成,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到19世纪末,人口累计不足800的大芦村劳氏家族,拥有良田万顷,培育出县、府儒学和国子监文武生员102人,47人出仕为官,78人次获得明清历代王朝封赠,劳氏家族基业常青、常盛不衰。

劳氏家族为何兴旺发达、常盛不衰?从其传承至今的楹联文化中,可窥见一斑。在大芦村劳氏家族的特定环境下,创作了不少古楹联。这些古楹联,揭示了劳氏家族兴旺发达的文化密码。主要有三点。

一是重视耕读传家。有不少楹联的内容鼓励后辈子孙好好读书。如“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一生勤苦书千卷,万事消磨酒十分。”“读古人书留意经天纬地,为后裔法无忘祖德宗功。”

二是重视家风家教。许多楹联反映出劳氏家族重视家风,传承美德。如“勤与俭治家上策,和而忍处世良规。”“惜食惜衣不但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须知求己胜求人。”“传家有道惟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真。”

三是重视家国情怀。劳氏家族的文化传承中,重视家国天下,有不少楹联是倡导报效国家的内容。如:“文章报国,孝悌传家。”“克尽兴邦责,中全爱国心。”

广西出版传媒着力培育品牌特色

4月25日下午,专题调研组前往广西出版传媒集团,调研出版传媒的发展情况。调研中发现,近年来该集团发展较快,主业壮大,特色鲜明,品牌影响力得到较大提升。

2009年12月,广西出版总社及其下属单位,整体转制为企业,组建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拥有广西人民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广西科技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接力出版社、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等出版传媒机构。集团立足本土资源,积极拓展国内国际出版市场,走品牌特色发展之路,推出了一批具有出版价值、文化价值、研究价值和阅读价值的精品力作。先后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以及“世界最美的书”、“中国最美的书”、第十一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单位等称号。

成立于1990年的广西美术出版社,始终坚守专业出版品质,重点培育美术出版品牌,面向大美术教育,为读者奉献了一批图文并茂的精品。如《中国油画百年史(1840~1949)》《北京画院秘藏齐白石精品集》《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张仃全集》《傅抱石全集》《关山月全集》《艺术的故事》等。

南海的人文历史

4月27日下午,专题调研组前往琼海市的南海博物馆,调研了解南海的人文历史。

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南海位于中国大陆南面,东与太平洋相邻,西与印度洋相通,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半壁海。南海北靠中国大陆,南接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东临菲律宾群岛,西接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中国人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其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唐宋以来,中国政府将南海诸岛纳入版图。

中国人自古以来在南海诸岛和相关海域生活和从事生产活动,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中国人就在南海航行,发现了南海诸岛。

东汉杨孚《异物志》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其中,“崎头”是中国先民对南海中礁屿和浅滩的称谓,“涨海”是中国先民对南海最早的命名。

唐宋时期(618~1276年),中国政府将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纳入版图,在行政区划上明确其隶属关系,唐设岭南节度使、宋设琼管安抚司,巡辖海南岛及南海海域。

1935年1月,中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在《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会刊》第一期刊登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详细罗列了南沙群岛的岛、礁、滩、沙上的132个英文群体和个体地名,并将南海诸岛划分成4个部分,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中沙群岛)及团沙群岛(今南沙群岛)。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非法侵占中国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恢复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进一步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实施管辖。

碧血陵河

4月28日上午,专题调研组前往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琼山会馆展览馆,进行党史学习教育,调研了解陵水县苏维埃革命斗争的历史。

1927年春,国民党反动派在北伐战争胜利在望之际,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向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神州大地顷刻黑云压城、腥风血雨。陵水县黎、汉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三次爆发了武装起义,攻占县城,并于同年12月16日在琼崖竖起了一面鲜红的旗帜,建立了琼崖第一个苏维埃政权——陵水县苏维埃政府,实行武装割据。这一伟大的壮举,在琼崖革命斗争光辉历程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陵水县苏维埃政府在琼崖地区的成立,是继广东海陆丰苏维埃政权之后,我国又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在反动派重兵围剿之下,陵水县苏维埃政权坚持半年之久,在琼崖孤岛上,不仅开创了琼崖人民进行武装夺取政权和建立革命政府的先河,加速了琼崖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巩固,而且为我党在琼岛开创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大胆的尝试。

陵水县苏维埃政府在斗争中创造出的经验,充实和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并为后来我党创建海南五指山等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是一处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到此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它对于今天在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期刊协会会长)

2021-05-17 吴尚之 ——委员读书专题调研手记五则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569.html 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56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