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7版:健康周刊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亢泽峰:

中医药参与近视防控大有可为

近视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国民健康素质。病理性近视的危害很多,比如带来视网膜的变性、萎缩、脱离,以及白内障、青光眼、黄斑病变等并发症。研究表明,如果在18岁之前把近视眼控制在600度以内,就能有效降低74%的白内障、67%的青光眼、99%的黄斑病变,以及98%的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近视防控已经上升为国家行动。继2018年多部委联合开展近视防控行动之后,今年教育部等15部门再次联合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每年都要持续降低近视率。近视防控,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一个新考核指标。

半数以上的儿童青少年近视,为什么近视率这么高?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面对激烈的知识竞争,儿童青少年学业负担加重、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近距离用眼过长所致视觉负荷增加,以及孩子远视储备量不足等,导致近视发生、进展加快。如何处理好学生的学习和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家长、学校以及医务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要创新近视防控模式,特别关注儿童的远视储备量。

自古以来,中医药对防治近视都有独特优势。早在隋朝,《诸病源候论》就有记载“目不能远视”,到明朝,又提出“能近怯远证”,在清代,中医明确了“近视”的概念。中医认为近视的发生,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发育不良,这和现代医学遗传因素、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导致近视的认识是一致的。我们团队整理了古代文献,结合现代中医学理论学的研究,对近视全病程的病机转归进行了系统归纳和完善。并依据本人多年总结形成的“瞳神络病”理论,提出了“败络”概念,对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CNV)病机进行了阐释,从而指导临床实践。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医“治未病”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在近视防、控、治方面同样可以充分应用且优势明显。预防近视的发生,就是要未病先防,包括建档、对儿童进行体质辨识,并予以相应的健康、起居及饮食指导;对远视储备量不足的儿童及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防止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从“既病防变、欲病救萌”的角度,运用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可预防近视发生、控制近视进展,防止和治疗近视的严重并发症。团队前期通过临床和基础研究证实,中医药联合抗VEGF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CNV病变,能够起到协同作用,可减少西药注射次数,增效、降低复发率、维持和改善视功能等。以上就是一个覆盖近视全周期的中西医综合防治方案。

中医药防控近视有哪些特色诊疗技术?针灸、耳穴压豆、推拿按摩、梅花针、眼保健操等,都能够有效预防真性近视的发生和进展,在临床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耳穴压豆是一种可推广、可复制、安全有效的方法。此外,眼保健操、良好的用眼习惯和生活习惯也是近视防控的有效手段。需要注意的是,眼保健操要做到“准确、足量、足时、持久”。

近视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公众要建立起近视“可防、可控”的基本认知,掌握基本的用眼、养眼、护眼常识,在此基础上,再给予简便、有效、安全的干预措施,我们相信近视是能够防得住、控得住的。

因此,我们倡议应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建立起中西医结合的综合防控体系。即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早防早控、节点前移、科学干预、预警监控为指导原则,以推迟近视发病年龄、降低近视的患病率、延缓近视的度数进展、降低高度近视眼底并发症为目的,多方联动、综合防控的覆盖儿童青少年全周期的近视防控一体化模式。我们相信,伴随近视防治中心的建立,中西医结合的近视防控工作将得到顺利开展。

最后特别强调,在近视防控工程中,主阵地是学校和家长,因而应做到医教融合,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家庭、医院联动起来,共同做好近视防控工作,让孩子们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陈晶 整理)

2021-06-09 陈晶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亢泽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795.html 1 中医药参与近视防控大有可为 7,79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