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7版:健康周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副主任施维:

重视儿童近视防控的闭环管理

儿童医院就诊人群年龄范围是0~18岁,这一段人群也是近视的高发人群。我们儿童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可以看到孩子从出生到成人的整个近视防控过程,相对的闭环管理,也能够看到孩子的近视防控做得好还是不好。结合我自身的一些临床经验,对三大类人群的近视防控闭环管理谈一谈我的体会。

第一部分人群是低龄的婴幼儿。这一阶段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但在视力筛查方面往往被大家忽略。许多家长是在孩子3岁要进入幼儿园时,却没有达到相应的视力要求才到医院就诊。其实孩子从出生的6个月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正规的视力筛查,为什么没有做?是因为这部分孩子太小,可能检查时哭闹、不配合,不能使用常规的视力表检查,这种吃力又费劲的活儿很多地方不想干。

现在因为近视防控的要求,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建立孩子们的视觉发育档案,在制定档案时,大家都会把孩子详细的屈光状态参数录入。但是应该注意在录入孩子们的视觉数据时,也应录入家长的数据信息,因为近视的发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比如:父母近视都在600度以上的孩子,近视的概率会大大增加,这些孩子应列为重点防控人群。

第二部分人群是学龄儿童。我的体会主要有两个:

第一,我们如何能够更好地落实有效的户外活动。受疫情影响,从去年广泛开始的云端教学,反过来证明了孩子近视的进展和户外活动减少、电子产品使用过多是密切相关的。户外活动和宅家的矛盾,我估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长期存在。究其原因:学校层面,除了有升学率的担忧之外,学校还担心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另外,家庭层面,很多家长都是双职工,家长下班和孩子放学相差的两个小时,孩子处于无处可去、无人看管、无人陪伴的状态,家长给报一个辅导班,既有人看又管了学习,一举两得,觉得很好,其实牺牲的是孩子的视力。有一些学校的做法可以借鉴,比如:4点半放学以后学校的老师、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跳长绳比赛等等,进行一些有益的体育活动比赛,既增强了孩子的体质,激发了他们户外活动的热情,同时也降低了他们近视的发生率。

第二,如何切实管控电子产品。现在是信息化的社会,让孩子完全抛弃电子产品,肯定也不现实。他毕竟也会从这当中吸取一些有益的知识,扩大信息量。管控孩子们对电子产品的使用,除了学校、家长、医务工作者、社会各界的健康宣教外,可能还需要政策层面的一些强制措施。

最后一部分人群,是已经近视并且正在医疗机构或者其他机构进行近视干预的儿童青少年们。对于近视的防控,我们一是强调规范化,二是强调个性化,每个孩子近视有不同的成因,控制措施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像现在大家都了解的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等,使用都有其各自的适应症,医务工作者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把关。一些特殊的防控近视的镜片,比如:离焦镜片,佩戴时也有很多注意事项,应详细告知家长并密切随访。这些一方面要靠医务工作者去宣教、规范,另外也希望社会各界来关注。最后,近视的监测和随访过程中,数据的收集一定要准确,这样才能获取这个孩子连续完整的视光发育曲线,我们才可以根据其个体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防控,收到更好的效果。(韩毅 整理)

2021-06-09 韩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副主任施维: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7796.html 1 重视儿童近视防控的闭环管理 7,79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