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调查研究

一场寻找精神明亮的调研之旅

——全国政协“建立健全经常性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预警干预机制”专题调研综述

调研组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的心理健康社区服务中心调研 李延华 摄

调研组在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金凤区湖畔嘉园社区调研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及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 韩雪 摄

调研组在江西广播电视台《金牌调解》节目录制现场 李延华 摄

本报记者 韩雪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健全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心理干预机制,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调研组围绕“建立健全经常性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预警干预机制”议题,于6月1日至4日、6月7日至10日分别赴宁夏、江西两地开展专题调研,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为8月份全国政协召开的“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进行相应准备。

情况介绍会都解决什么问题?

5月27日上午,全国政协一间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与会者的话题中,频频出现就诊、个人极端事件、心理焦虑、社会压力等字词。

这是一场常见的情况介绍会,通常在调研出发的前一周召开。一场真正的调研,先从了解情况开始。

会议一般由率队调研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主持,参会者有受邀前来介绍情况的相关部委负责同志,将参加调研的全国政协委员,以及组织调研的全国政协专委会有关同志。20余人规模的会议上,部委方面介绍情况,委员方面提出问题。关于调研的主题、方向、框架,就在这你来我往的讨论间,逐渐得以明确。而这,直接关系到接下来调研的质量。每年3月的全国两会后,全国政协会根据协商计划中的议题,由各个专委会开展专项调研。

围绕“建立健全经常性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预警干预机制”议题,全国政协副主席汪永清率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调研组,于6月1日至4日赴宁夏、7日至10日赴江西开展专题调研。

5月27日当天,中央政法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和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到会介绍各自的工作情况。

“不一定念稿子了,讲讲情况,讲讲你们碰到的问题,讲讲你们对解决这些问题的下一步考虑……”汪永清主持会议,他的开场白,为会议定下了讲真话、不讲套话的调子。

据了解,每年春夏之交是间歇性精神病的高发期。此次调研时间就选在6月上旬。而且,作为调研地的宁夏、江西,是经由中央政法委推荐确定的。宁夏银川是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之一。江西十几年来在预防精神病方面成效显著、经验丰富。

肩负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纠纷职责的中央政法委,其负责人介绍情况时提到了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个人极端事件背后,普遍存在公众对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的社会观念。“身体某个器官出现问题人们会选择去医院就诊,但是心理问题往往容易被人忽略。”

由于对心理问题的认定,本身就存在一定难度。与会者不禁发问:“什么叫作有精神疾病?吃安眠药的算不算?”“睡不着觉算不算心理问题?焦虑算不算?”

从社会心理问题的发展阶段来看,存在发现和治疗两个阶段。发病后的治疗在最末端也最为显性,通常在医疗机构。目前来看,中国精神及心理医生有大约2万人,高校中有相关硕士培养点的单位100个左右。但这一数据与当前摸底调查的需要心理服务的人员存在较大失衡。

走路要靠两条腿,解决问题也不能只靠一种办法。既然治疗阶段所需的专业力量不足,那么能否将思路前移,做到先防范、早发现?

大家讨论后发现,比起某一个群体的聚集性和特征的显著,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多数是以个体形式出现且存在隐蔽性,这给发现工作造成了较大的甄别难度。

与会者还注意到,当前社会焦虑已经不可避免传导到了下一代,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到现在的普及教育,随着学习通道的越来越宽,社会的心态理应越来越松弛,但现实却并非如此。教育中存在的“剧场效应”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现象。

但对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理解,大家逐渐认识到,“更高水平”至少应当体现在“基础更牢、发展更可持续、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提升”这些方面。

一场情况介绍会听下来,“是什么”的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更多“为什么”的问题开始产生。带着脑中的“为什么”,调研组踏上了前往宁夏、江西的调查研究之旅。

提问者都关注哪些问题?

6月初的宁夏调研之行,没有一天不是头顶烈日。

“你们的规模怎么样?”在宁夏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调研组成员询问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规模问题时,同时也得到了希望继续补充专业化人才的建议。

目前宁夏大学有3个校区,5位心理健康专职教师,专职师生比刚好达到1:4000,符合教育部规定的要求。经常会到小学培训的专职教师秦莉在介绍情况时说:“要实现大中小学生一体化,让他们搭上高校的便车,专职化率还是满足不了实际需求。”

“人多的时候忙得过来吗?”“你的收入怎么样?”

在银川市金凤区湖畔嘉园社区调研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及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时,调研组成员继续提问。问题中,蕴含着调研的目的。

该社区常住人口2.1万余人,自2019年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工作以来,心理咨询室常设有4位网格管理员。据了解,这里一位工作10年的大专毕业生,每月到手工资大约在3600元。据银川市卫健委负责同志介绍,对口这一社区进行网格服务的单位就有市卫健委,他们也会定期参与到该社区的具体工作中。社区工作者纪菲菲介绍:“我们还有政府购买的专项服务,也能把一部分事情从社区工作中分出去。”

在宁夏睡眠医学中心调研时,调研组成员见到专业心理CT系统,有的在电脑上进行了答题测试,还有的好奇地问:“这个检查多少钱?纳没纳入医保?”得到答复后,委员们边走边讨论如果推广心理检查,价格门槛在当地会有多高。

调研离不开对问题的追问。类似这样的提问,一路上不断。

在银川市总工会调研时,当地一家教育咨询服务公司的负责人也在场。调研组成员对第一家来自体制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产生了更大的兴趣,询问的问题也更多:“对外开展业务是什么形式?”“到你这里接受咨询治疗,怎么收费?”“你觉得现在社会需求量怎么样?”“你们对国家在这方面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调研了解到,目前除了正规医院外,包括总工会等各个机构,都有社会第三方力量进入。事实上,专业力量的缺乏,一方面体现在同一专业毕业人数、就业人数的绝对值减少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高质量心理辅导人员的相对值不足上。

该民营企业负责人介绍,第三方覆盖的业务面较为广泛,既有一对一的心理咨询预约,也有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培训,还接受一些企业的团队建设等。特别从去年疫情开始,来自亲子关系、职场压力、婚恋关系等方面的咨询量有所提高。第三方不仅有助于解决现存专业队伍的缺乏,以专业队伍带动业务队伍,也能有效对接市场,将供需资源进行有效配置。

在电视剧《山海情》中的原型地闽宁镇综治中心,调研组通过镇中警务综合工作站旁的大屏幕,看到了全镇的实景图,见识到信息化管理的精细化和精准化。而且,一同设在镇综治中心里的,也有心理咨询室。

据了解,综治中心设立在居委会、乡镇政府,归口在中央政法委的社会基层治理局。在国家一级,各个部委的职权划分很清晰,到了基层,综治中心业务就变得较为庞杂,要协调司法所、市场监管、派出所、法庭、村委会等开展具体工作。心理咨询服务,作为综治中心负责的综治、信访、司法、调解、警务、网格服务、法律服务等8项业务之一,业务也融入其他工作之中,并不孤立。

调研的过程既是伴随着问题提出的过程,也是寻求解答的过程。

事实上,在每一个点上的调研,都是双向的。不仅让身处该领域的工作者介绍自身发展状况,反映存在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期望。同时,也让并不足够了解情况的委员通过实地走访,关注了解这一话题背后存在的种种情况,用各自的知识体系去思考并提出新的解决办法。

情怀能走多远?

精神疾病的管理比较成形,但社会心理服务的确是个新课题。

“你们团队有多少人?”“在进一步完善时,碰到了哪些困难?”“有没有政府主导单位?”6月7日,调研组抵达江西的第一站,就来到了青山湖区心理健康社区服务中心,了解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情况。

“蓝色心房计划”是青山湖区委政法委、塘山镇在湖滨社区打造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南昌市社会组织——南昌静心社,提供专业社会心理服务。上面的问题,问的是创始人陈虹。下面的问题,问的是在这里工作的三个年轻人。

“你们是哪里毕业的?”“在做心理咨询时,碰到过什么样的人?每人举个例子吧?”“你们现在一个月能拿多少钱?”

委员们问得仔细、听得认真。南昌天气潮热沉闷,每个人的衣服后背处,都不同程度地被汗水洇湿了,但调研仍在认真进行中。

当了解到创始人是上海人,来到南昌做这个行业多年,没有买房置业,赚一点钱就用到这里时,调研组成员对她表示了敬意:“大家都知道做这个事有意义,但要做不容易,需要实践经验,更需要一种情怀。”

尽管如此,资金不足,依然是这样的社会组织发展中遇到的常见难题。加上政府主导单位的不明确,也是令社会组织负责人深感困惑的方面。

待到调研组来到江西广播电视台时,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节目正在录制当中。

“你们有多少人?”“这个节目收视率怎么样?”“最大的问题有哪些?”“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委员们问。原来,提问者中,有好几位委员都是该栏目的忠实观众,每晚十点守候电视机等待观看。

节目负责人介绍,该节目从情、理、法、心入手,以专业的调解技巧,帮助当事人打开心结、化解矛盾,赢得了观众的认可。节目已不仅是节目,还探索出了一条“社会团体+媒体”参与人民调解、参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径。求助者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

“这个节目我看了很多年,他们的说话能力非常好。”戴着嘉宾墨镜的姚阿姨从嘉宾席上站起来,介绍了自己带着儿子专程从上海来到南昌上节目的缘由。

现场的5位陪审员身份各异,有大学老师、律师、创业者、电台播音员等,他们在回答为什么来参与这档节目时,言谈中充满了朝气:“他们渴望改变,我们渴望学习,其实也是渴望改变。”“不完全是可以上镜,更是很有使命感、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社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人群的普遍焦虑。尤以自杀率人群的年轻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在南昌县综治中心二楼的心理咨询室,调研组了解到,这里天天都有心理疏导。前来心理咨询的更多是家里有青少年的父母。询问中,不可避免地谈论到心理咨询产生的成本和获得的报酬等问题。“不收费,社会组织就发展不起来。对特殊人群,采取免费政策,由政府购买承担。但普通家庭教育孩子等,还是要回归市场。”

调研少不了对思考的升级。调研中,政府和市场各自的边界,是调研组始终在找寻的平衡点,而随着调研的推进,大家更加认识到:有待建立和完善的,除了可持续发展机制,还有较合理的分配机制。

一路上,调研组成员们所见到的志愿者、义工、医生、基层社区工作者等,大都不计报酬或者只拿取很少量的报酬,却需要为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公众提供着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这本身充满了人文情怀。但在建立健全经常性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预警干预机制、培育良好社会心态这条路上,不能让情怀独行。

行程将结束时,调研组达成共识:应坚持风险源头治理,创新完善协调机制,加强专门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建设,同时发挥各类平台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才能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打好基础、利于长远。

临走时,眼见道路旁绿地中,小花繁繁盛开,已有了眼前的姹紫嫣红一小片盎然。可以想见,待到盛夏时节,草将更绿、花意更浓。

2021-07-02 韩雪 ——全国政协“建立健全经常性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预警干预机制”专题调研综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8886.html 1 一场寻找精神明亮的调研之旅 8,88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