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雪
跟随全国政协调研组外出调研,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政协委员的调查研究,实则与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高度相似。
首先在工作方式上,都是确定一个题目,组织一部分人,到具体的地区,深入具体的机构,与具体的相关人群见面,听他们说,向他们提问。
其次在工作内容上,要通过观察实地场景、询问其他群体以验证此前取得的一些说法是否准确,等等。
提问、思考、总结贯穿始终。
在高校,他们问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你认为,应当怎样更好地开展心理服务?”问的实则是心理服务的现状还有哪些不足。
在社区,问心理咨询室负责人:“事情多的时候,忙得过来吗?”问的其实是现有规模和队伍建设是否适应现实。
在医院,问睡眠医学中心负责人:“全国有多少医院也开设了睡眠医学中心?”问的是作为专科医疗机构的覆盖面,是否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广泛需求。
在工会,问提供心理服务的第三方社会组织负责人:“你们规模如何?效益怎样?”问的是社会力量参与的模式,到底可不可持续,能不能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
调研结束前,调研组会以座谈形式让每个人发言,以各自不同角度的思考开拓认知的共同面,形成一些可见的成果,或大会发言、或调研报告,继而作为集体智慧上报到更高一级的决策层。
来政协之前,委员们都曾是官员、军人、法律工作者,或是学者、企业家。到了政协这个平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政协委员;他们都有一项基本责任:用好“说”的权利和义务。
正如每一次采访都是双向的一样,每一次调研也都是双向的。这种双向具体体现在:不仅让身处该领域的工作者介绍自身发展状况,反映存在问题,提出发展期望。同时,也让并不足够了解该领域的委员通过实地走访,关注了解这一话题背后存在的种种情况,用各自业已形成的知识体系去思考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办法。而在这你来我往的信息交汇中,一些共同的思想意识悄然形成。
看看,这不就是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的双向发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