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春秋周刊

傅抱石与“抱石山斋”

崔鹤同

傅抱石其艺术成就,与齐白石齐名,被郭沫若称为“南北二石”,同时又和齐白石、吴昌硕、徐悲鸿、黄宾虹合称“三石二鸿(虹)”。而傅抱石的“抱石皴”技法,又在绘画界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创作出了一幅幅稀世珍品。

他的“抱石皴”技法,和许多绘画杰作,都是在“抱石山斋”里潜心修炼和辛勤创作的。

抗战全面爆发后,1938年4月,傅抱石受到郭沫若的邀请,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协助工作,他便携家眷从南京来到了日寇轰炸不到的重庆山区乡村,重庆金刚坡。“战时一切均极激荡——所居仅足蔽风雨,所衣皆丁丑前之遗——真如大痴家无担石之储也。”这是傅抱石对当时生活状况的描述。房屋简陋,穿的旧衣,家无余粮,其窘境可想而知。傅抱石除了帮助郭沫若做一些行政工作,写一些文章,积极宣传抗日外,业余时间就攻读绘画书籍,专心创作。

当时傅抱石连一间简单的画室都没有。只得用原先房东家堆放杂物的地方,矮小阴暗,只有一张房东借给他们吃饭用的方桌。由于只有屋顶上的两块透明瓦能够透点光线进来,傅抱石总要把桌子搬到靠门口处来画。“抱石皴”就是用散锋乱笔来表现山石的一种手法,自然、大气,画面显得活泼灵动。由于渲染时水用得多,整个画面湿漉漉的,需要赶紧放在火盆上烤,烤到半干再放到桌子上进一步加工。如到夏天,傅抱石常常是光着上身,汗流浃背,脖子上围着一块擦汗用的发黄了的毛巾。

傅抱石在“抱石山斋”一画就是8年,期间创作了数百幅传世之作,如《潇潇暮雨》《万竿烟雨》《丽人行》《屈子行吟图》等等,达到了他绘画艺术的第一个高峰,进而他成了中国“新山水画”的开山鼻祖。

1942年10月,傅抱石在重庆举办了为期三天的首场个人画展《傅抱石教授国画展览会》,引起了轰动。英国大型杂志《画室》在封面刊登了他的作品《万竿烟雨》,他被西方画坛誉为“中国的印象派”“中国的莫奈”。

2021-07-08 崔鹤同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9143.html 1 傅抱石与“抱石山斋” 9,14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