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华夏周末

永远做党的好女儿

▲田华

▲田华参加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

▲田华在国家图书馆做公益演讲

田华(口述) 本报记者 张丽(整理)

■编者按:

《白毛女》中的喜儿、《党的女儿》中的李玉梅、《花好月圆》中的范灵芝、《白求恩大夫》中的老冯、《法庭内外》中的尚勤……一部部红色电影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展示了不同时期的共产党员风采。她们的扮演者,就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一位始终保有赤诚之心、有着7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7月1日,已经93岁高龄的田华,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本期邀请田华结合讲话精神,讲述其参会感受,以及在党的培育下的从艺心路。

前不久,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个章,捧在手中,沉甸甸的。对于我来说,它不仅是荣誉,还是责任;不仅是光荣,还是鞭策;不是为了炫耀我的党龄,而是提醒我永远做一名冲锋在前的共产党员。我是党培养起来的一代电影艺术工作者,虽然我今年已经93岁了,但还要继续为党做工作,用我的本领向党报恩、向人民报恩。

12岁时,我离开家乡,参加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1944年4月4日,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年我16岁。

那是抗日战争时期,党组织还处于不公开状态。如果不幸被发现或暴露,特务汉奸就要暗杀。但我们内心都知道,工作中谁表现最好、最积极、最能吃苦,谁就是共产党员。

还记得我先认真阅读了一本油印的党章,然后在一间小屋子中偷偷地填写了一份入党申请表。入党那天,当我迈进一座大院的房间时,看到屋里坐满了我所熟识的长辈、领导,以及很多帮助过我的大哥哥大姐姐。我才发现,原来我身边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战友们。

那时候没有党旗,宣布我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后,大家就热烈地鼓掌,并对我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希望。其中有一点,就是要加强政治学习。我那时工作上没得说,能吃苦、能行军、能干得好;但有一个缺点,不爱学习,爱玩儿,只爱唱歌、跳舞。于是大家提出要求——要开动脑筋。这句话激励了我,让我时刻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条件要求自己,活到老学到老。

入党后,我跟着党一步步走来,见证着党带领人民,彻底推倒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迎来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曙光。我跟随党,经历了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阶段。我始终铭记,听党的话,跟着党走,党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还要干得好。

抚今追昔,我已经是一个有着77年党龄的老党员。77年来,是党在教育我;77年来,是人民用“小米”在哺育我。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我有幸现场观礼,并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清晰地记得,我是坐在东二区第二排第26个座位。在现场,我和很多老同志手举小红旗,跟着乐团的演奏,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唱祖国》《国际歌》等。当飞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我和在场的观众们都激动地站了起来。我坚持站在那里,听了100声礼炮。可以说,我是站着的观众里年龄最大的。因为腿和腰不好,为了能够顺利参加完活动全程,我提前吃了止疼片。党的光耀时刻,我有幸见证,也有幸参与。

直到活动结束,我的脑海中,仍然不断地回荡着“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我是1928年生人,今年已经93岁,从艺也已81个年头。回顾自己的艺术生涯,我总结了一句话就是:时代造就人。

我12岁进入抗敌剧社,开始表演不同的角色,我的名字“田华”就是当时的一位副社长替我改的。剧社活动特别多,慰问战士、群众宣传、驻地教歌等,给我提供了很多学习进步的机会。我跟着剧社去过很多地方,还经历从无人区到山西敌后炮楼下的农村去演出,历经炮火的锤炼。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东北电影制片厂要筹拍电影《白毛女》,将当时的歌剧《白毛女》搬上电影屏幕,以让更多的农民有机会看到“土地还家”的故事,感受到“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道理。

其实当时有很多人都演过喜儿,演得也比我好,但最后为什么是选中我饰演喜儿呢?这得感谢王滨导演。《白毛女》的故事发生在河北平山,导演要找一位北方人来演,而我就是北方人。导演说我长得一看就是个“土包子”。我才上了3年小学,到部队后又住在农村,一身的“土气”。当时很多人说我脸长得比较平,不上镜。但导演力排众议,说什么好看不好看,像喜儿就行。

我自幼丧母,跟着父亲生活,家境贫寒,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年关要账的来了,父亲就出去躲债。这与喜儿的经历有些相似。再加上陈强、张守维等老演员的帮助,最终我饰演的喜儿赢得了观众的认可。这一功劳应该归功于《白毛女》剧组全体人员。

从此,观众就认识了我,一直到现在,我这么大年龄了,还有很多人认识我。这说明《白毛女》剧本写得好,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还有后来出演的影片《花好月圆》《党的女儿》《白求恩大夫》《秘密图纸》《法庭内外》等,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员的风采。

特别是影片《党的女儿》,对于我来说,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党的女儿》改编自著名作家王愿坚的短篇小说《党费》,讲述了白色恐怖下,女共产党员李玉梅死里逃生,历经艰难万险,独身一人上东山寻找游击队,取得联系后,为掩护同志脱险,挺身而出英勇就义的故事。1958年,我在《党的女儿》中扮演李玉梅的形象,电影一经上演,就获得热烈反响。当时很少写影评的茅盾破例发表了《关于<党的女儿>》的评论文章,称“田华塑造的李玉梅形象是卓越的,没有她的表演,这部电影就不能给人以那样深刻而强烈的感染”。我国第一位女将军李真也同时在同一刊物上对电影《党的女儿》发表了评论。

对于扮演“党的女儿”的形象,我是真情流露。有人说,这是党的女儿演“党的女儿”,我感到莫大的激励与鼓舞。在现实生活中,党就像我的母亲,不止教会我本事,还在生活上照顾我,给我温暖和依靠。战争让我从无知的孩子成长为有理想、有追求、为民族解放而战斗的女战士。可以说,是党和军队培养了我、教育了我,我就是党的女儿,我永远做党的好女儿。

有人曾问我表演的秘诀,一个字,就是“真”。何谓真?我引用庄子语总结了“表演71字诀”:“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动人,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对党、对人民、对电影,我始终保有一颗赤诚的真心。

从艺81年,经过8年筹备,今年我在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华彩人生——田华画传》。这本书描写了我的艺术人生,其实也是写的党培养我的一生。前几日,在友人的提议下,我把这本书捐赠给了国家图书馆。其实我心怀忐忑,因为我不是大作家,也不是大文艺家,我只是一名文艺老兵,就是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书的扉页上,我真诚地写下一句话:我的小书能放在知识宝库,是我永远的骄傲,谢谢。最后署名是我的原名:刘天花。因为在这座知识宝库面前,我永远是一名不断学习的小学生。也希望大家能够永远把图书当作自己的挚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2021-07-10 田华 张丽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9231.html 1 永远做党的好女儿 9,23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