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影响生育率的关键因素不是生育政策对生育子女数量的限制,而是“不愿生、不敢生、生不出、生不好”的问题。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一是生育意愿显著下降。青年一代延迟婚育、不婚不育现象增加;婚姻家庭稳定性降低;不健康养育观念有所泛滥。二是公共服务明显不足。托幼服务供给不足,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十分欠缺;生活成本高,特别是大城市房价和子女教育成本过高;相关公共服务存在过度市场化倾向。三是性别平等意识偏弱。职业女性常处于工作和家庭的两难选择中;目前我国的产假时间较短、育儿假缺失,年轻父母很难平衡工作与育儿之间的矛盾。为此,建议加快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一、将托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一是积极构建政府主导、以普惠微型托育机构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托育服务体系。二是在出生人口减少、学前教育资源有富余的地区,鼓励“托幼一体化”,推动有条件幼儿园开设托班。三是加强贫困地区婴幼儿照护入户指导,将其列入乡村振兴的重要项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缓解人口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
二、构建与国家人口战略相适应的生育保障体系。一是将生育保险范围从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的职工扩展到所有医保参保人群。二是将3岁以下育儿费用纳入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减轻家庭育儿的经济压力。
三、建立健全家庭友好政策体系,将性别平等落到实处。一是以政策为先导,强调父亲在家庭事务中的责任,促进家庭内部性别平等。二是为职业女性提供带薪、无薪相结合的育儿假、家庭津贴、税收减免等制度,同时减少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