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意周刊

说说伪采风

鞠志杰

有些参观注定是走马观花、浮皮潦草的,这样的参观不如换一个说法,叫“开眼”。因为在参观中,几乎学不到什么东西,只是长了些见识。“啧啧”赞叹一番之后,转身即成过往,一次长途跋涉仅化成几分钟谈资。

前不久,笔者有幸随一采风团到广东某高科技企业参观。4天中飞行数千公里辗转三个城市参观多个科技园区,看得眼花缭乱,累得疲惫不堪。南方沿海地区的发达和繁荣让人羡慕不已,一个小镇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西北地区绝大部分的地级市,这种差距既令人兴奋又叫人不安。正是因为落后,所以对于那些从未见过的高科技产品才倍感新奇,才更觉得自己就是个打酱油的。结果,转了一圈只看个热闹,想仔细了解,还得重新上网搜索查询。

笔者不由得想起一则段子:前些年,A市某局想做一个网站,发现B市同系统单位的官网做得非常漂亮,便由局长带队一行数人不远千里来到B市考察取经。结果B市的同行告诉他们,网站是招标建设的,而中标的那家公司就在A市。这个故事太讽刺了。由此可见,网络时代,能在网上获得就不需要去实地观摩。很多实地考察,无非只是一个观光旅游的由头。

这类参观考察必定是劳民伤财的,近年来,虽有所改观,但仍未能从根本上杜绝,继续改头换面地在全国各地不时上演。比如我们这次,一帮半拉子文人去参观高科技企业,隔行如隔山,啥都看不懂,却美其名曰“采风”。这和那些打着“采风”旗号游山玩水、大吃大喝的伪作家们已区别不大,都是浪费着主办方的钱财,来一次形式上很丰满、内容上很虚空的旅游而已。

参观的最大意义应该是学人之长,不能看到人家先进只喊一声“好”,或者写点吹捧文章就算了事。采风完毕,应该写点什么,就像某些文人玩了一回“农家乐”,还能写出一篇风情万种的游记一样。但笔者却没有那种情调,因为这次参观于我而言,只能算是“开眼”,这是我最真实的感受,我不能昧着良心乱写。

虽然大开眼界,内心却未感到充实,甚至还有一丝不安……凡事走过场,大抵如此。

2021-08-02 鞠志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0358.html 1 说说伪采风 10,35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