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商量”之花处处绽放

——重庆市政协切实推进“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建设为民办实事小记

本报记者 凌云

“委员来,搭平台;听民声,述情怀……”“遇事好商量,群众的利益放心上……”走进重庆市九龙坡区渝州路街道长石苑小区,“协商文化长廊”上镌刻精巧的“基层协商三字经”和《遇事好商量》歌词,一下子就将人带入浓郁的“商量”氛围中。

这里也是渝州路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渝事好商量”协商厅所在地。近日,一场聚焦民生的协商议事会正在这里举行——古色古香的凉亭内,社区党委书记,相关业主代表、物业代表,4名市、区政协委员促膝而坐,共同协商解决西亚大厦消防通道堵塞问题。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探索建立‘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对助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很有意义!”眼见这一幕,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八指导组组长巴音朝鲁深表赞许。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重庆市政协“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建设试点区县政协准确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始终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一场场生动的基层协商议事活动蓬勃开展,一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之事得到解决,“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日渐成为助力基层治理、提升治理效能的长效载体。

截至目前,14个试点区县政协已建立“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473个,围绕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开展协商议事活动521场次,累计5170人次参与,其中各级政协委员1780人次参与,助推解决基层民生问题489件,党委和政府“好帮手”、人民群众“连心桥”、委员履职“新平台”的作用不断彰显。

“各区县充分运用‘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结合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履职,搭建为民办实事协商平台,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市政协主席王炯如是评价。

7月8日下午,渝中区政协首场“渝事好商量”协商会在大溪沟街道拉开帷幕。记者在现场看到,政协委员、居民代表、相关部门30余人济济一堂,围绕“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更新改造”主题开展协商。管网安全、消防隐患、公厕问题、停车难……借助PPT“有图有真相”的说明,委员们逐一抛出“小切口”议题,部门负责人逐一给予积极回应,现场洋溢着浓厚的协商氛围。

“政协委员通过‘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进街道、进社区,直接听取老百姓的愿望呼声,既进一步丰富了委员议政建言第一手材料,也为委员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渠道。”市政协副秘书长、联络委主任余季平感慨道。

他说,“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建设工作得到了各区县党委、政府、政协的高度重视,广大政协委员的积极参与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已经显示出独特的作用和积极效果,目前各区县正在扎实、有效、有序地推进。

放眼巴渝大地,“商量”之花竞相绽放,协商民主春意满园:

在渝北,龙山街道“渝事好商量”委员工作站已经构建起包含1个街道总平台、4个民情联络点及13个基层社区在内的“1+4+13”协商体系,聚焦交通出行、垃圾分类、消防安全等热点难点,先后开展了各类协商活动48次,提出意见建议231条,30余条协商意见得到相关部门的充分采纳和及时办理,切实让群众感到政协很近、委员很亲、协商可行。

沙坪坝区政协依托镇街政协委员之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1+N”“渝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先后围绕大河沟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三峡广场商圈停车、长坡社区人居环境打造等开展协商,解决了一批民生难题,多层次、多方位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为不断提升资源整合力,彰显示范引领作用,綦江区政协构建协商议事室和协商直通车,建设“委员共享空间”,形成了丰富、立体的“渝事好商量·綦实商量办”协商平台体系,成为紧贴基层群众的小驿站、促成问题解决的孵化器,切实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巫溪县政协在有基层协商基础的9个乡镇学委会创新打造了“有事好商量,请到和事堂”协商品牌,利用富有“泥土味”的小微协商平台,积极开展“基层协商”“民间协商”,凝聚多元利益主体,努力服务社会需求,和谐党群干群关系,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幸福的日子大家共同畅想,集思广益,民主协商……”《遇事好商量》朴实暖心的吟唱在街巷间荡漾,协商理念也正如春风化雨,温柔传递,使“渝事好商量”成为巴山渝水间的新“时尚”。

2021-08-07 凌云 ——重庆市政协切实推进“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建设为民办实事小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0659.html 1 “商量”之花处处绽放 10,65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