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意周刊

智慧教育 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新疆皮山县调研见闻记

上海阎宝航社会公益基金会与李玉玲共同为皮山县捐赠166万元物资。图为阎明光(中左)、李玉玲(中右)在捐赠仪式上。

口述/李玉玲(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 整理/本报记者 毛立军

新疆,对我来说,有着很深的情缘。作为一名企业家、一名归国华侨,早在20多年前,我就在新疆投资。也正因为有着这份情缘,新疆的发展变化时时牵动我的心,今年7月初,我因为考察项目又一次来到新疆。当地朋友推荐,让到新疆和田皮山县去看看,说安徽援疆指挥部在那里开展的用“智慧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模式非常值得关注和推广。没想到,这一去,让我太受感动了,到现在我还沉浸在兴奋当中。

对于新疆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是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些年,新疆最大的成就在教育,最大的短板还在教育。我在担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曾多次提交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呼吁重视新疆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所以,当我听到关于新疆基础教育的创新做法时,很感兴趣,立即同意前往考察。

让我既感动又敬佩的是,当时,我的老前辈——抗战时期中共地下党员阎宝航的女儿阎明光(我叫她阎姑姑)也在新疆,她是上海阎宝航社会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阎姑姑今年已经95岁了,听到我要去皮山调研,坚决要与我一同前往,并表示共同为皮山县教育部门捐赠166万元物资。

就这样,在炎热的盛夏时节,我们一行几人于7月11日上午到达皮山县科克铁热克乡第一中心小学,了解学校开展“智慧教育”建设的情况。

我们走进二年级的一间教室,老师正在给学生们讲解《我不能失信》。老师通过使用备授课一体化教学系统,调用两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资源里的小视频,向学生形象化地展示了中华美德“诚实守信”的含义。我们在现场看到,学生们认真听讲,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接下来,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课堂,我们观摩了三年级主题课程“民族团结是国家与人民之福”。不同于普通教室,这间教室内的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配合专业收音评测耳机,老师可以下发听读任务给学生,学生先通过平板听标准音,再自己朗读,平板可以即时评价学生读的是否准确,对学生的发音进行纠正,就像每个学生都有了一对一的口语老师;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利用平板练习汉字书写,从书写笔顺到字体间架结构,平板都能帮助学生学习更加规范的书写方法。

“皮山县智慧教育的核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那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使抽象的文化概念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并能够更好地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如何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校园教育紧密结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资源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观摩完课程,学校的玛依热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资源建设的意义。“它不是一门新课程,也不改变原有的课程体系,而是与日常教学有机融合,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可视化,从而真正达到老师讲的清楚,学生听的明白。我们致力于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渗透到每一节课程当中,告诉孩子们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教育他们用实际行动建设伟大祖国。”

参观完智慧教育建设和使用情况后,我们又观看了学生们的表演。孩子们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表演诗伴舞《弟子规》、朗诵《少年中国说》,身着各民族服装表演舞蹈《民族大团结》。演出结束后,孩子们围在阎姑姑的身边合影。阎姑姑捧着孩子们的脸不停地说,真是可爱,每个人都这么可爱!阎姑姑对孩子们说:“你们要好好学习,为你们的父母,为全国老百姓做好事,好不好?”孩子们大声地回答,“好!”“你们要好好努力,将来要上大舞台,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好不好?”“好!”孩子们的回答响亮而坚定。

为什么要在皮山开展“智慧教育”模式?效果如何?和田地委副书记、安徽援疆指挥部指挥长周密对我们说,援疆工作千头万绪,只有认清形势,抓住重点,才能在核心问题上有所作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皮山县最大的短板是教育,欠账多,底子薄,缺师少教现象较为普遍,基础教学能力亟待提高。2020年,安徽援疆指挥部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充分结合皮山县教育工作实际,依托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技术,在皮山县266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推进智慧教育,着力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和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资源两大工程,同步建设多重保障机制,打造智慧教育皮山模式。实践证明,智慧教育的引入带动了皮山县教育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并将对皮山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了解到,目前,皮山全县教师已常态应用备授课一体化智能教学系统,教师应用覆盖率100%。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一年多时间,皮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效指数”上升了约21%,中小学生通用语听说能力人均分数提升10%,书写能力人均分数提升5%,语文综合测试成绩人均分数提升10%。从访谈测评来看,82%的学生表示这样避免了简单背诵、一知半解,可以了解“中华成语”“中华经典”背后蕴含的深刻含义;84%的老师认为学生的书写习惯、发音、语调,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周密说:“我的一个较深的体会是,过去到乡下调研,因为语言不通,没法进行交流,现在到村里去、到群众家里去,小朋友都能当翻译,语言不再是一个障碍。更重要的是,语言障碍的打破,为各地域间人们的沟通、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条件,更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了根基。”

周密还告诉我们,安徽援疆指挥部每年都将大量的援疆资金用于教育投入,尽管投入大,但教育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基础工程,一旦完成前期的投入和建设,在后期就能获得成百倍的收益。于新疆而言,最大的收益便是青少年一代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了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是最大最宝贵的“财富”!

2021-08-09 李玉玲 毛立军 ——在新疆皮山县调研见闻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0727.html 1 智慧教育 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0,72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