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委员故事

图登克珠:我是西藏的孩子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韩雪

■编者按: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日益发展成为一块蓬勃发展进步、不懈追求文明的热土。活跃在这片热土上的,是包括图登克珠在内的西藏70年巨变的建设者和受益者,他们自由地生活,勤奋地工作,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他们是成长在新西藏的幸福一代,他们是有影响力的新西藏人。

图登克珠:

第十、十一、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西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博导、教授。全国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西藏自治区政府参事。第七、八、十届西藏自治区政协委员,第十一届西藏自治区政协常委。

黝黑的皮肤,是常年生活在高原的一种见证。

瘦削的身材,同样瘦削的脸庞,经常穿着深色外套,更衬托出了肤色的黑和躯体的瘦。微眯的眼睛时常透过镜片向外投射出探询的好奇目光。一开口讲话,急切、热烈的气息扑面而来,瞬间打破了对高原人说话做事慢的刻板印象。他的思辨之敏捷,并不亚于内地的学者。

这是来自西藏大学的全国政协委员图登克珠,给人的第一印象。

■人权——

“你说,是我父母的人权多还是我的人权多?”

“我父亲是西藏昌都江达县岗托镇人,我母亲是四川甘孜德格人……”坐在西藏大学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图登克珠开始了对自己父辈人生经历的讲述。

昌都,素有西藏门户之称。打开了昌都,就等于打开了西藏的大门。

1950年10月6日,昌都战役打响。6月19日,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在昌都江达县升起。

解放军进藏的时候,很多西藏人没见过解放军,甚至连汉族人都没有见过。一时间谣言四起,甚至有的说解放军会吃人。

“当时,大家根本搞不清楚真实状况,我父母就一路赶着牦牛从昌都到了拉萨。”昌都距离拉萨有1000多公里,一家人一路逃到拉萨。

进了城,却发现解放军已经在拉萨了,而且跟谣言说的完全不一样。

后来,父母跟图登克珠说起这段经历,他们说了一句:“解放军也是人啊。”这让图登克珠记忆至今。

在拉萨,图登克珠的父母随部队参加了工作。“当时西藏边境地区所有营房建设和后期服务,我父母都参与了。”

在部队里,他的父亲开始自学汉语。“我老爸没什么文化,那时候他只会藏文。”

这个今天看来没有什么文化的父亲,多次在部队荣获嘉奖和三等功,不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曾任西藏军区党代会的代表。

在图登克珠的眼里,父母那一代人,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深刻影响着整个家庭。“70年前,多亏了中国共产党,西藏的百万农奴才能获得解放,作为康区牧民的后代,我非常感激中国共产党的恩情。”

摆脱了祖祖辈辈放牧的命运,走进大学接受教育,成长为新一代西藏知识分子,这是发生在图登克珠身上、发生在无数个新西藏人身上的真实变迁。

今天,作为研究区域经济和旅游文化的专家学者,图登克珠常常需要到国内外各地访问交流和调研学习。

2010年在关于中国西藏文化对外交流的一次会议上,法国人权组织的一位官员对西藏的人权大加斥责。面对质疑,当时也在场的图登克珠,一直沉住气等对方说完:“我也来说两句。我是一名老师,老师一般都要听学生说完,再来解释。”他顿了顿——

“人权包括生存权和发展权。以我自己的经历举个例子吧:我的父母是经历过旧西藏的人,在旧社会他们没有上过学,也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写,参加工作后,他们领工资全凭按手印,给多少就拿多少工资。我是新社会培养出来的,今天我作为大学教授能够到这儿来,你说,是我父母的人权多还是我的人权多?”对方哑口无言。

图登克珠看到,70年来发生在西藏的历史巨变,带来的不仅是人的解放,更是整个社会的进步。他尤为珍视这一局面。

■人才——

“一定要超越我,一定要为国家多做事!”

亲身经历过旧西藏、新西藏冰火两重天的父辈,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特别地浓。

图登克珠永远忘不了躺在病榻上的父亲,临终前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个包,交给他:“我什么都不给你留了,这是我的党费,我走以后,你不要忘了给我交啊。”

这个仿佛电影镜头一样的画面,一直深深地印刻在图登克珠的心中,铭记心底的还有父亲的叮嘱:“一定要超越我,一定要为国家多做事!”

其实在西藏,像图登克珠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他的岳父就曾参加过“两次战役”(1959年西藏平叛和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在今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老人家还获得了“光荣在党50年”的纪念章。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图登克珠尽管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尽心尽力地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事。

1988年从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图登克珠原本被分配到内地高校工作,但他主动申请回西藏,进入西藏大学任教。他说:“西藏的传统文化非常注重教育、尊重老师,老师是智慧的象征。”

图登克珠的妻子央金卓嘎,也是一名教师,她在部队中学里从事物理教学。两人育有一女。

在旧西藏,绝大多数的孩子刚出生时都会被抱到寺里,请活佛喇嘛取名。女儿刚出生,就有人建议图登克珠请一位高僧大德为孩子起名,但他始终不同意:“过去的父母是因为没有文化,只能请活佛喇嘛取名。今天,我们这一代人都接受过高等教育,都有能力给自己的孩子取名。”

“我女儿叫康珠维丹,这名字是我为她起的。”在图登克珠眼里,康珠维丹不仅是个名字,更是西藏人从蒙昧无知到有知识有思想的见证。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图登克珠主动自学市场经济理论,并把这一学科带进了课堂。

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种现实问题,图登克珠带领学生和研究团队对此进行研究,并将成果编写成书,供各级政府部门参考。

这一干,就是30多年。

直至今天,图登克珠走过了西藏所有的地方。这期间他也发现了教育领域需要补齐短板的任务还很多。为此,他跬步不休地提交着一件件政协提案:从怎么吸引和留住人才,到推动西藏高校设立博士点;从农牧区基础教育水平提高,到争取一个西藏高校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刊号……一个个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

“怪得很,我在任何一个地方学习,总是要回家的。”难离故土的图登克珠,却从不强求别人也在西藏待一辈子。

“我希望我的学生毕了业,无论走到哪儿,都能讲好西藏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今天西藏的发展与进步。”

这是因为,近年来图登克珠在对外交流中发现,“外面的人对西藏还是存在偏见,他们总觉得,西藏人就是穿个藏袍,放着牦牛,没啥知识,只知道信仰宗教。”

就算西藏当地科学家中有研究现代科学的学者,也总被认为是引进的而非本地培养的。其实,藏族科学家这些年越来越多。跟图登克珠交集较多的西藏农牧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尼玛扎西,在2020年9月不幸因车祸辞世,这让图登克珠痛惜自己失去了一个“好哥们”。

30多年的交集中,他们这些好哥们没有在一起吃喝玩过,“除了日常学术观点的碰撞、成果的交流,我这里每完成一部专著都会送给他,他那边参加国际会议获得了什么新理念,也会分享给我。”

但如今,能这样分享理念、交流思想的学者,却少了一个。

■团结——

“不会想到区分谁是汉族、谁是藏族时,最亲密无间”

1998年图登克珠成为西藏自治区政协委员,随后他连续作为第十、十一、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进行履职。有媒体给图登克珠统计过:从地方政协到全国政协,政协履职20余年间,他提交了200多件提案。

我国边疆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同时也拥有大量独具地域特色和丰富历史内涵的红色旅游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红色旅游景点中,内蒙古206个、新疆91个、西藏202个、广西300个。

“《关于进一步挖掘和整理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旅游业发展提案》是我今年重点撰写的提案,也是我持续关注和准备了将近两年的提案……”最近两年,图登克珠尤其关注西藏的红色旅游资源挖掘和西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平台建设。

在位于拉萨市南的拉萨河畔,矗立着一座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碑文内容,让人心怀感动回到了76年前:

“世界屋脊,地域辽阔,高寒缺氧,雪山阻隔。川藏、青藏两路,跨怒江攀横断,渡通天越昆仑,江河湍急,峰岳险峻。十一万藏汉军民筑路员工,含辛茹苦,餐风卧雪,齐心协力征服重重天险,挖填土石三千多万立方,造桥四百余座。五易寒暑,坚苦卓绝,三千志士英勇捐躯,一代业绩永垂青史……”

史料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在修筑青藏公路时,被誉为“青藏公路之父”的慕生忠将军,曾在铁锹把上刻下了“慕生忠之墓”。他说,如果我死在这条路上,这就是我的墓碑。路修到哪里,就把我埋在哪里,头冲着拉萨的方向。

这支筑路大军仅用7个月零4天时间,在“生命禁区”打通了格尔木至拉萨的公路运输线,让青藏公路穿越了25座高原雪山,在当时创造了用最快速度、最低成本修建世界上海拔最高公路的奇迹。青藏公路修通那天,待喜悦散去,人们才发现;当初进藏的修路人剩下的已不足2/3。因为条件有限,所有倒下的修路人都就近埋在了青藏公路边。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川藏、青藏的“两路”精神,是一代又一代进藏干部官兵为西藏发展贡献青春贡献生命的写照。

在林芝市察隅县的一处烈士陵园,图登克珠看到不少墓碑的主人,是牺牲在当地的年轻士兵。他们是为和平解放西藏、守边护国从全国各地到西藏服役的士兵,为守护祖国西南边疆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忠骨永远留在了青藏高原上。

西藏这么多象征民族团结的资源没有挖掘出来作为红色文化教育的基地,令图登克珠深感惋惜:

“我们这么多的烈士埋在西藏,要让他们的后代和西藏的后代到现场去,感受这样的爱国情怀。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本身就能把人心凝聚成一股力量,更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年春节,西藏大学的不少区外师生选择就地过年,当地师生纷纷邀请他们到自家过年,带他们感受在西藏过年的习俗。这让图登克珠更加感受到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从教30多年,他要求自己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要刻意表明自己的民族。做课题研究、到少数民族地区调研时,有汉族同学参与的,他要求少数民族同学为汉族同学上藏文课、教口语、做翻译,让大家在团队融合中深化民族团结教育。

图登克珠自己的好友同事许多都是汉族,当大家在一个团队中不会想到区分谁是汉族、谁是藏族时,最亲密无间。这种理念,是图登克珠从父辈那里得来的……

三个小时里,图登克珠一直在讲述西藏的人和事,他的语气时而热烈、时而温情,不见疲态,言辞中满是深情和热爱。

窗外,白雪覆顶的雪山静静地矗立在滔滔讲述的图登克珠身后,看过去,他就像一个被雪山母亲拥抱着的孩子。

2021-08-17 韩雪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1187.html 1 图登克珠:我是西藏的孩子 11,18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