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委员故事

记者手记

叩开“生门”

通讯员 王晶

撰写这篇文章,几乎融入丁辰的学生之中。

这种共处,很好地解答了我们的一个好奇:丁辰,这个“80后”海归博士研究生导师,为什么这么受学生们的喜爱。

我想,优秀的高校老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战术家,本领高强,能在某一个具体的研究领域扎得很深、钻得很透;还有一类,则是战略家,这类人不一定要亲自扛着“枪”上前线,但他们具备远见卓识,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为城市建设和国家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丁辰,正是一位年轻的“战略家”。

倘若只把目光聚焦到他发表在《Cell Host & Microbe》《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论文,聚焦在他带着团队研究出的数项成果上,往往难以领略他的魅力所在。但如果你把眼界放远放宽,去看他在学生群体中的位置,就会发现,丁辰,就像一座界碑,经此一人,生命科学的涓涓细流都汇聚为长河大川,人才的点点春芽,都成长为桃李芳林。

在这卷写不完的青春蓝图上,丁辰不仅谋篇布局,描绘出未来的发展脉络,还调兵遣将,悉心培养每一株资质优良的“小苗”,让他们逐渐成长为日后的中流砥柱,国家的栋梁之材。

他常常鼓舞学生们,要以更大的气魄、更宽阔的眼光,去创造生命科学的更大辉煌,因为他知道,生命科学终将长成“白天鹅”,一飞冲天!

在驶向未来的生命之船上,丁辰从来不曾却步,与此同时,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丁辰也为这片深爱的土地积极履职,贡献着青春的智慧火光。

以前曾听人这样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努力固然是做事的准则、成功的要素,但请不要忘记,一个正确的选择背后,那过人的眼界、胸襟、胆识和奉献精神,却更加难能可贵,包括丁辰在内的一代又一代归国领军人才,正是倾一己之力、尽平生之智,为国家、为民族、为中国的生命科学事业,作出了惠及后世的重要选择。

透过一个个镜头,我们观察到许多感动的细节和隐匿的情感,从丁辰身上,我们有一种强烈感受,当代青年青春的蓬勃力量,正在日渐崛起的东方鲁尔之城,抽枝、散叶、开花!

2021-08-31 记者手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1942.html 1 叩开“生门” 11,94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