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司晋丽
村村寨寨
打起鼓敲起锣
阿佤唱新歌
毛主席光辉照边疆
山笑水笑人欢乐
社会主义好 架起幸福桥
道路越走越宽阔 越宽阔
江三木罗
各族人民团结紧向前进
壮志震山河
……
在我国云南与缅甸交界处的西南边陲,生活着40余万佤族人民。他们分布在怒江山脉南段的西盟、沧源、耿马等县,有着古铜色的皮肤,待人热情,能歌善舞。一首简洁明快的《阿佤人民唱新歌》,几十年前从这里唱响,很快风靡全国,成为各族人民都能唱上几句的歌曲。这首歌曲,也正是“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真实写照。
穿透岁月的歌声
8月21日,昆明。81岁的国家一级作曲家杨正仁如同往常一样翻开当天的《云南日报》阅读,在头版显著的位置上,一条消息令他心情雀跃——
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10位老支书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就在这时,杨正仁的电话也开始响个不停。
在距昆明800多公里的沧源和西盟两个佤族自治县,“亲人们”纷纷拿起电话,与杨正仁分享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老杨,总书记给咱们佤族人民回信了,村里的男女老少们正围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唱《阿佤人民唱新歌》呢!”
近日,佤族的老支书们给总书记写信,汇报佤族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的情况,表达了世世代代跟着共产党走、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的坚定决心。
而自从1965年写下《阿佤人民唱新歌》的那一刻,杨正仁的人生就与那片青秀巍峨的佤山再也分不开了。
放下电话,他站起身来望向窗外。春城美景如画,但他悸动的心早已飞回佤山,融入了那片欢乐的海洋中……
9月13日,当杨正仁在视频的另一头与记者分享心情时,清瘦的脸上带着孩子般天真的笑容,仿佛穿越回了年轻岁月。
1961年,杨正仁从昆明师范学校毕业后参军,作为一名通信兵战士,随同解放军部队来到普洱市西盟县。云海、竹楼、梯田……当地独特旖旎的风光,在这位热爱文艺的年轻人眼里新鲜而神秘。后来,他在民族工作队工作了一年,除了部队每天正常的上哨巡逻任务以外,还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事迹。
1965年的一天,杨正仁和战友到班哲寨架线,当地群众为他们唱起了民歌表示欢迎。“其中有一首优美轻快的旋律深深吸引了我。”杨正仁说。由于当时还不能完全听懂佤语,他只好向他的好友、当地一位精通汉佤双语的卫生员岩倮仕求助。
岩倮仕说,这首歌叫《白鹇鸟》,并将歌词一句句翻译给他听,大意是激励人们勤劳致富、自力更生,过上一种和平和谐的生活。
怀着初恋般的热情,杨正仁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以《白鹇鸟》的旋律为蓝本,创作出了《阿佤人民唱新歌》,在歌曲中,他融入了佤族生活几年中所感受到的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敬仰之情,以及人们对光明幸福新生活的追求。
《阿佤人民唱新歌》最先是由部队战士业余演出队和西盟文化工作队演唱。1965年3月,在西盟佤族自治县成立的庆典晚会上,佤族群众一同唱起这首歌。197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女中音歌唱家罗天婵演唱的版本之后,这首歌如同插上翅膀,蜚声全国。
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过上好日子
在云南省委党史专家王元辅的记忆中,新中国成立初期,阿佤山的人民还过着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生活,因此粮食产量低,温饱也难以解决。
那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关注到一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滞后的问题。1950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包括西盟佤族部落头人拉勐在内的少数民族代表时指出,应该更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有步骤地和切实地实现民族区域政策,不断改善和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
在国家的帮扶下,西盟从1953至1956年增开水田一万五千多亩,开挖水沟480多条,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后来国家又长期派驻工作组,帮助老百姓教他们种菜、磨豆腐、刷牙等基本的生活技能,提供无偿的帮助。”王元辅说。
上世纪50年代,佤族人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制社会初期的阶段,买卖奴隶的现象时有发生。是政府通过和平改变、民主改变的方法,改变了这些奴隶的命运。所以,当人们好奇地问有些人家为什么姓毛?他们会说,是因为毛主席、共产党把他们从买卖奴隶的人手中救下来的,所以世世代代要姓毛。
这些年,西盟人民在党的脱贫攻坚和民族政策引领下,发展养殖业、手工艺产业、旅游业,修路盖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2019年,西盟县率先在全国“直过民族”地区实现整体脱贫摘帽,该县67个贫困村、4万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杨正仁的老友岩倮仕一家原先与所有的山寨民一样,一家几代人居住在茅草房里,屋内外都见不到光。茅屋下面养牲口,上面住人,卫生条件很难保障。现在,家里盖了好几层的小楼,宽敞得住不完,村里干净整洁,老寨的茅草房早已成为历史,被当作了旅游景点。岩倮仕的老伴,还对杨正仁说,“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过上好日子。”
现代文明的新风吹进阿佤山寨,阿佤人用勤劳的双手修路架桥,不断走向开放,拥抱文明。以前,杨正仁从昆明到西盟,要开车在土路和小道上走八天。现在他从昆明乘坐飞机,下飞机后再走两个小时的高速路就能到。
短短70余年,阿佤人实现了“千年跨越”:由原始社会直接走进社会主义社会;由整体贫困到实现整县脱贫,这两个奇迹,真正应了歌里那句“社会主义好,架起幸福桥”。
“现在,西盟人的日子用天翻地覆来说,一点儿不为过。”杨正仁发自内心地感叹。上世纪60年代,在西盟工作生活了9年后,他调到了昆明军区文工团,他的生活圈子看似远离了佤山,但是和这里人们的联系却从来没有中断过。退休后,他几乎每年都要回佤山走走。
明天更美好
新中国成立后,佤山设立了第一所完整的学校,实行食宿包干制。然而,对于想要上学的孩子,总有一些不理解的人阻挠,“石头不能当枕头,汉族不能当朋友。”
这种误解曾经真实地存在着。今年3月,西盟县推出了脱贫攻坚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该剧开篇就有一段解放军的一位队长在西盟佤山受到误解被绑,拉勐头人及时将其解救的故事。
“这也生动地再现了阿佤人当年从封闭到接受的过程。”杨正仁评价道。他和战友们初到佤山时,发现这里的群众对共产党的了解并不多。官兵们甩开膀子,与人民群众一起下地种茶植稻,抓生产兴水利,渐渐地,人们觉得共产党、解放军离自己很近,滋生了一种纯朴的感情。
很多人都好奇,《阿佤人民唱新歌》歌中的好几处“江三木罗”究竟是什么意思?杨正仁解释说,这是佤族人的一个敬语,表示把对方当作英雄一样看待。
事实上,1950年,拉勐在北京见过毛主席、周总理后,当他回到云南,立即支持拉祜族代表李保提出的用佤族重大节日喝“咒水”“剽牛”仪式,来表示各民族大团结的意愿,立下了珍贵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和“盟誓塔”精神,从此坚定了跟共产党走的决心。
2002年,西盟县将《阿佤人民唱新歌》确定为县歌。自那时起,每天早晨6点半,县城里的广播准时播放这首歌,歌声唤醒了佤山的早晨,人们沐浴在充满阳光的歌声中,开启崭新的一天。
“我们云南有2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是非常友好的。”杨正仁是白族人,一生中常深入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创作了不少民族歌曲。他深感,在党的领导下,56个民族早已铸成了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正如总书记所说,各个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他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在民族工作队宣讲党的民族政策时,有些佤族群众只是默默地听着,从来没有任何回应。现在,每当他回到佤山,还是同样的人,远远看见他,就热情地用佤语奔走相告,“老杨来了,赶快把泡酒(编者注:阿佤人待客的饮料)抬出来!”在熟悉的场景中,老友们开心地聊着,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跟着党走,明天一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