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休闲周刊

全民健身:苏式生活

本报记者 江迪

金秋时节,十四运激战正酣。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又迎来了金秋健身节。场馆免费开放、公益体育课堂、阳光文体实践营……多彩活动赢得当地体育爱好者广泛好评。

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曾经是第十届全运会的举办场地。现在,在服务竞技体育的同时,更成为当地居民开展全民健身的一块乐土。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还荣获了“2017-2020年度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不仅是五台山体育中心,目前江苏全省有110多个大型体育场馆全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近年来,江苏省加快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率先实现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持续打造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成全国唯一一个以省为单位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江苏积极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加快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努力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作为2022年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举办城市,泰州实施“体育为民突破行动”健身设施建设工程,打造体育休闲健身的“金角银边”,在全市构建“东南西北中”布局均衡的体育公园群。打通“双水绕城”健身环,建设沿河景观步道28公里。同时完善线上“智慧体育”、线下“体育为民驿站”和设施维保3张“网”,让体育健身设施“看得见、找得到、用得着”。

“现在感到自己更健康更年轻了。”泰州市民赵晶笑言。平时都忙于工作和家庭,她和家人没有时间去健身房或专业运动场所锻炼。自从打通了“双水绕城”健身环,每天晚饭后沿着南官河的健身步道快走成了全家五口的必修课。“孩子体质增强了,大人也能边欣赏沿途的美景边扫去一天的疲乏。”赵晶说。

和赵晶一样利用健身步道的人,在江苏大有人在。目前,江苏全省已建成健身步道1.2万多公里、体育公园1016个、室内外冰雪场地面积近4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3.15平方米。

同时,江苏坚持“人人想健身 时时有指导”的理念,建成省级以上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目前130多个,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3.1%。全年免费提供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估、科学健身指导30万人次,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30万名,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0.3%。

扬州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位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地带,占地1000亩,作为城市新名片,它已成为扬州市民平时锻炼休闲的好场所、外地游客来扬旅游的新选择。

扬州市民苏伟经常带家人一起去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体育公园里面有健身步道,还有篮球场和儿童乐园等等。我们一家人都喜欢去。大人去了就到步道上慢跑,大宝喜欢去打篮球,二宝喜欢去儿童乐园玩滑梯。运动一场,出一身汗,特别开心。”苏伟说。

“经过疫情,我们也更加感到健康的重要,更重视体育锻炼了。”苏伟说。

正如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成为扬州旅游新选择一样,江苏的全民健身场所正走出传统的体育场馆,更多和文化设施、旅游景区相融合。

苏州市5月启动的“苏体先锋 红色律动”喜迎建党百年系列健身活动,其中的健步走活动以运河体育公园南广场为起点,途经冠军大道、运河步道,到达红色教育基地铁岭关后返回。全程5公里,沿途设置党史知识答题互动区,市民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答题,参与者在健步走的同时还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学习了解党史知识。

今年5月,江苏省体育局和省文旅厅联合印发《江苏省深化体旅融合发展行动计划》中提到,应充分利用各类旅游及体育空间和专业体育内容,推动体育产品和旅游市场深度融合,积极拓展体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鼓励各地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产业特点的体旅融合产品、项目、线路和目的地,提升江苏体育旅游品牌影响力。

2021-09-24 江迪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3065.html 1 全民健身:苏式生活 13,06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