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有强 通讯员 刘勇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秋日的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保和乡袁集村风光旖旎。远处,菊花竞相绽放,美不胜收;近处,溪水潺潺、石路幽静,蓝天白云下,显得古色古香、别有风味。慕名而来的游客,或三五成群赏花观景,或休闲漫步。
村头小河边,村民正在整修人行步道,铺设池塘护坡,新建停车场……村党支部书记周尽中也在小河旁忙碌着。
“大伙儿都期待村庄早点和周围景区融为一体。”周尽中说,今年6月份村里设立“有事好商量协商民主议事室”后,村庄的改造工作推进顺利,一天一个样。
袁集村东距舞阳县城10公里,村内保留着陈谢兵团解放舞阳作战指挥部旧址、地下党员张聚发故居等红色资源,是一座底蕴深厚、风物娴美的村庄。但由于基础设施差、产业底子薄,村民一直没有真正吃上“旅游饭”。“村内环境不太好,缺少像样的民宿、餐饮,留不住游客。”周尽中说。
今年,袁集村迎来了发展机遇。舞阳县引进专业团队投资10亿元,为村庄量身打造民俗项目,让田园、村落和旅游资源融为一体,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实现三产融合。
愿景很美好,推动起来并不顺利,单是村民搬迁问题,就让村干部磨破了嘴皮。“跟群众说要搬迁,对方怼一句‘我们不想搬’”。
正在周尽中头疼之际,该县开展了“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民主议事活动,根据“百名委员进百村,百名委员入百企”的要求,县政协副主席骆宜民联系指导袁集村的协商工作。
“说白了,就是村民对政策有疑惑。”几次调研后,骆宜民找到了大家的“心结”。
村庄的改造,村民有权发问,更有权参与。说干就干,骆宜民报请县政协在村里设立“有事好商量协商民主议事室”,开展“一事一议”活动。对于村庄发展等协商活动邀请界别人士、“五老人员”、利益相关方代表,有关专家和部门负责人参与,由“协商民主议事室”牵头收集群众的问题和建议,报经村党支部同意后形成议题,再召开会议现场协商。
“规划看着漂亮,但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我家搬迁?”……协商会上,大伙儿七嘴八舌。骆宜民在记事本上,把村民们的意见一一记下。一次不行两次,协商会开了五六次后,渐渐地,大家的意见统一了。形成初步方案报村两委通过后,再报乡里。保和乡党委明确表态支持。同时,协商情况也报县政协备案。如今,随着改造的顺利推进,袁集的民俗村建设已初见成效。
据了解,今年舞阳县政协确定了13个基层协商试点,开展协商活动280余场次,为群众办实事210件,有力助推了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