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教育在线

坚持类型、层次、质量的全面融合

田秀萍

职业教育要适应环境,坚持类型、层次、质量融合发展,需要全面改革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培养大批的大国工匠,服务需求发展。

校企教育相融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但是,由于体制机制性原因,目前职业教育仍然没有根本解决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基本上没有摆脱职业院校唱“独角戏”的局面。尽管开展了学徒制试点,但还没有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育人方式。如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元育人方式,值得探索。我们既不能抄袭德国,也不能照搬美国,要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以系统的方法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校企合作育人具体方式。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全面赋能经济产业和职业教育,校企育人也必须建立在这种新技术基础之上,凝聚跨界力量,服务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更要实现职业教育的数字化,支撑产业数字化的人才需求。当前,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系统建设校内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与企业真实的岗位实训基地相融合,是校企合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新境界和新趋势。

与继续教育融合。我国要建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伴随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求孕育而生、循序渐进、与时俱进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体系。大国工匠需要一个长期的技术技能积累。这个教育过程不一定是连续的、直线式的,只在学校一站式完成的。中职学校毕业生已经达到了入职条件,大部分应该直接就业;随着工作经验积累、技术进步和社会锤炼,职业人员感到技术知识不够用时,再参加高一层次的职业学习。大量事实已经证明:继续教育是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就是终身教育、生涯教育。那种一站式的培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技术快速更迭的现实环境。因此,职业教育本科、技师学院招生对象,应该主要是具有生产经验的企业在职职工,而不应该是刚刚走出中职学校、高职院校校门的毕业生。或者说,本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是融合的重叠的,否则就很难与应用技术大学区分。只有办成了成人教育,直接服务生产过程,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才能彰显,单从教育对象上就知道是不是职业教育。然而仅从专科到职业本科衔接的专业目录看,可对口衔接的专业数量不能满足发展对接需求。而我国建立全面终身学习型社会最后的障碍就是成人教育和适龄学生受教育之间的壁垒,导致的结果是成人接受学历提升教育门槛高、成本高、产出小、成效低。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成人教育证书“含金量”和计划内“全日制”证书相差甚远,主因是入学标准、教学质量和学位证书授予三个方面均存在差异,不仅严重影响成人接受教育的收益和积极性,还直接造成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焦虑,因为职业教育的低升学率和成人教育的含金量不足,共同禁锢了职教学生的学历天花板。

与基础教育相融合。无论是科学家、工程师,还是普通的产业工人,都需要掌握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具备最基本的社会素养。如果中小学只为未来的科学家打基础,不考虑产业工人、职业农民、现代服务人员的职业需要,职业教育就会寸步难行。对于这一点,黄炎培先生在100多年前就已经看得非常清楚。然而,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就是这一残酷的现实。基础教育奔向的目标是未来科学家,是普通大学的“基础”,只有那些掉队者才分流进入职业院校。这种局面不改变,职业教育就不能高质量发展,更不能实现现代化。因此,基础教育改革,要同时面向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基础教育,全面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和劳动教育,完善三观教育,使之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让学生能够选择最适合自身个性特征的发展方式,确保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都输送合格生源。教育决策者、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帮助基础教育从源头上完成这一改造。国家应建立相关政策及动力机制,使职业教育参与到基础教育的科普、劳动技能、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等教育环节中。

(作者系中华职教社专家委员会委员,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教授)

2021-10-13 田秀萍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3641.html 1 坚持类型、层次、质量的全面融合 13,64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