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志民
编者按:粮食生产的大头在秋粮,也是全年粮食丰产的关键。金秋时节,各地秋粮收获已经渐次展开,粮食丰收已成定局,粮食安全的底盘更为坚实。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加大先进农业技术供给,创新科技服务方式,为秋粮丰收提供全面、精准、高效的科技支撑。
▲▲▲“多种了30亩”
今年杂交稻播种季节,中国水稻研究所王亚梁博士手把手在田间指导种植大户。罗欢家庭农场负责人罗天子说:“今年原先准备的100亩地机插的杂交稻种子,由于采用了新技术,最后机插了130亩地田,比预期多种了30亩。”如今这片百亩示范田今年亩产有望超900公斤。针对杂交稻机械化种植难题,中国水稻研究所研发了杂交稻精准播种机插技术及装备,实现30-50克精准播种,每亩杂交稻用种量可下降25%-40%,解决了杂交稻机插的瓶颈问题,促进了杂交稻机械化生产,推动水稻生产实现绿色增产增效。
围绕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秋粮作物绿色增产增效目标,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和攻关,为秋粮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作物科学研究所以密植高质量群体调控和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为核心,配套单粒点播、秸秆覆盖与免耕、机械籽粒收获等关键技术,形成“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通过提高种植密度扩大群体来挖掘产量潜力,并结合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肥、农药等农资投入按需供给、高效利用,打通了实现玉米高产的通道。农田灌溉研究所在甘肃张掖指导了5000余亩玉米田滴灌带的合理铺设与施肥罐型号的正确选择与应用,解决了灌溉系统设计不合理造成的灌水、施肥不均匀性问题,有效提升了玉米对水肥的有效利用。
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开展绿色集成技术百亩示范,集成高抗病害品种、新型肥料、一控双减技术的应用,玉米后期虫害基数平均降低15%左右、玉米大(小)斑病、锈病、纹枯病等发病概率平均降低12%左右,预计丰产丰收效果达10%左右。在德州实验站禹城和陵城试验基地,专家团队通过田间课堂的方式向农户详细讲解玉米种植管理、高效肥料新产品施用等技术。南北庄村种粮大户李国峰半信半疑,温延臣博士对李国峰说:“良种配好肥,再加上我们的防控技术,一定会挣钱的!赔了算我的!”如今迎来了秋收的季节,李国峰看到田里长势喜人、颗粒饱满的玉米,笑得合不拢嘴。他说:“我地里的玉米病害最轻,穗子个顶个的大,按今年玉米价格,一亩地能多挣200多块钱,100亩就是2万块钱,种地还得靠科学啊!”
▲▲▲“医”“药”送到田间地头
“很多技术以前只是听说,具体是什么,有什么效果并不清楚。今天听了农家讲解,对于技术的理解更透彻了。”作物科学研究所专家在黑龙江桦川开设玉米试验“田间课堂”,针对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品种选择、水肥管理、化控调节、机械粒收以及适时收获等关键生产环节进行详细讲解。
中国水稻研究所在黑龙江示范推广“寒地秸秆全量原位还田腐熟技术”,有效保护了黑土地、提高了水稻抗倒性、提升了稻米品质;在北方稻区、浙江、福建等地稳步推进“水稻藏粮于技”多点技术示范工作,如在浙江余杭区,以选育的春优927、嘉禾优7245等品种为基础,开展杂交稻精准播种、叠盘出苗、大钵苗机插、两壮两高、缓控释肥、机插侧深施肥、生长诊断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集成。
作物科学研究所专家带领国家大豆产业体系20位专家在黑河开展国家“大豆伙伴行动”,专家们来自育种、栽培、土肥、植保、农机、加工和产业经济等领域,通过查苗情、诊病害、出专方,送“医”送“药”到田间地头,力保黑河大豆丰收,并通过“伙伴行动”,使黑龙江省大豆产业从种植耕种、到大豆的品质分析、生长管控、再到后期加工和销售,形成高品质的产业链与技术服务链。
农田灌溉研究所在河南、甘肃等地开展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培训与交流,为玉米的高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在甘肃张掖指导了5000余亩玉米田滴灌带的合理铺设与施肥罐型号的正确选择与应用,解决了灌溉系统设计不合理造成的灌水、施肥不均匀性问题,有效提升了玉米对水肥的有效利用。
中国农科院通过核心示范、周边带动、广泛辐射开展形式多样的示范引导与技术服务,将粮食生产的适用先进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手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打赢秋粮丰收战。
▲▲▲国家队贡献“农科智慧”
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聚集了农业生产各环节的专家人才,不仅为粮食生产提供技术供给和服务,更为全国防灾减灾夺取秋粮丰收贡献“农科智慧”。
2021年以来,中国水稻研究所组织专家指导组,分组分片在南方一季中稻、双季晚稻以及北方一季稻生产的关键季节,开展巡回技术指导,及时提出防灾减灾等生产技术意见,指导全国水稻生产。7月以来,专家指导组先后提出“2021年水稻抗灾夺丰收技术意见”“当前长江流域水稻高温热害防控技术意见”“东北地区防早霜夺秋粮丰收技术意见”和“南方水稻防‘寒露风’夺丰收技术意见”等,为促进全国水稻生产稳定提供了支撑。9月上旬,分别在中晚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组织专家分区域开展中晚稻生产形势调查,研判形势,提出建议。
8月中下旬,作物科学研究所会同院内外有关专家,针对全国大部分地区大豆花荚期和叶、荚部虫害高发期的形势,提出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的方法;根据西南、黄淮海间作大豆生长情况,形成了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花荚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倒梅雨”气候大豆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为指导农民种好、管好秋粮作物,推进秋粮生产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稳定秋粮生产,中国农科院及时派出专家团队,提供科技支援,想方设法帮助发生灾害的产粮大省恢复生产保产量。根据农业农村部党组的指示要求,第一时间组织动员,从14个研究所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24个专家组、3个技术指导组,60余位专家驰援河南,为严重受灾县抗灾复产夺丰收提供技术指导。
“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大风把仅剩的玉米又吹倒了,这还有救没?下一季可咋办?”“帮我们看看前面的果园吧,现在还被水泡着呢!”在河南淇县西岗镇郝街村的农田里,村民们看到专家就急着询问。王克如、马兴林和李从锋等专家顾不上脚下的泥泞一头扎进庄稼地,实地查看玉米植株的情况,耐心给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专家组因地制宜,研制了农田排涝除渍技术、水毁高标准农田修复技术、因灾绝收田补种绿豆轻简化栽培技术、灾后大豆花生生产技术等18套技术指导方案,并与当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并肩指导现场实施,为受灾地区农业复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专家组在田间地头面对面向受灾地区农民群众传授技术,作物科学研究所驻河南滑县救灾工作组开展“玉米抗逆丰产增效关键管理技术”田间课堂活动,现场解答种植大户、合作社、当地技术人员的实际问题;植物保护研究所专家组开展灾后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向获嘉县100余位农技人员和种粮大户传授无人机喷施防治玉米病虫害的关键技术;农田灌溉研究所专家组及时指导辉县市农田排水,并对140余亩绝收玉米田及时指导改种糯玉米。为了便于广大受灾企业和农户更快地掌握各类实用技术,专家组在短短几天内,因地制宜编印了“因灾绝收田补改种绿豆轻简化技术”等十几套简明易懂、方便实用的明白纸,受到受灾县农业农村部门和种植户、专业合作社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