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政协新闻

既要“造”数量,又要“营”质量

——河北省政协举行远程协商会为提升营造林质量建言

本报记者 高新国

5个市、8个县(市、区)、15个项目现场,这是河北省政协提升营造林质量调研组历时近6个月所调研过的地方。

始于今年4月的这场调研,是省政协年初确定的重点工作,结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美丽河北建设中得以更好落实。

进村庄、入林地、看项目、问效益,调研组脚带泥土,收集意见建议,了解实际情况。10月27日,在省政协举行的远程协商会上,委员、专家、学者及基层政府领导和林草部门工作人员与省林草、财政等部门负责人深入协商交流,为进一步提升全省营造林质量建言献策。

“十三五”以来,河北省累计完成营造林3954亩,全省森林面积由8700万亩增加到9901万亩,特别是通过开展太行山绿化攻坚行动,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增绿添色,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态支撑。

“随着造林绿化不断推进,太行山区剩下的造林绿化地块多为难啃的‘硬骨头’区,山高坡陡、石厚土薄,立地条件差,施工难度大。”邯郸市涉县副县长吴青梅介绍了全县造林管护情况后,点出接下来造林面临的问题。

“造林选地是科学绿化的首要问题。”省政协委员、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毕君说,不是所有的“三荒”都适合造林,以林为主的植被建设,应按照生态优先、问题导向、自然恢复、经济合理的原则统筹规划工程建设,特别要以流域为单元,在对流域生态问题进行全面准确识别和科学诊断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一方面要在“宜”上下功夫,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一方面啃下硬骨头的投入越来越大。“建议采取政府投入为主,社会、群众投资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渠道筹资模式。”邯郸市邯西生态示范区建设中心总工程师刘彤说,要加大市、县财政投入力度,通过政策激励、项目带动等方式,引导造林大户、家庭林场、林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投入造林绿化。

“统筹使用好各类资金。”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翟广平介绍了近年来全省造林绿化财政资金投入情况,对创新财政支付方式、创新资金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撬动社会资金等政策予以解释。

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原则,邯郸市到2022年底完成营造林面积12万亩,增绿步幅不断加大。但邯郸市林业局局长冯晓梅说,高速高铁、国省干线两侧林带多为杨树,造林树种单一,有的杨树老化退化明显,降低了森林质量,需要由单一树种向多树种转变,做到一次造林一次成景,形成生态景观。

“在造林中注意本土品种的使用,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省政协常委、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崔建升说,单一品种大面积人工林对于当地原有物种往往是一种入侵物种,会对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人工林建设不能为追求造林速度和覆盖率等指标而使用一些速生外来品种。

“十三五”期间,张家口市依托工程项目完成营造林1368万亩,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50%。“要发挥好森林效益。”张家口市政协委员、市林草局副局长赵顺旺说,要结合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推进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提高森林资源产业附加值。同时,积极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工作,推动林业资源的资产化进程。

省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沈彦俊表示,“双碳”背景下如何更好发挥营造林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将是“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林业建设的重要使命。他建议,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营造林生态服务能力评价,如水源涵养能力、碳汇能力等的评估,为横向和纵向的生态补偿提供支撑,为碳中和提供科学依据。

“此次专题协商必将推动全省营造林高质量发展。”省林草局副局长王忠听了主分会场发言“深受启发”。他没有回避全省营造林质量不高、效益偏低、中幼林居多等问题。“我们一直在增绿,不能满眼皆绿,却无材可用。”王忠表示,将认真吸纳意见建议,探索完善体制机制,遵守森林发展规律,把种、养、管、护、用有机结合,促进全省营造林高质量发展。

2021-10-30 高新国 ——河北省政协举行远程协商会为提升营造林质量建言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4512.html 1 既要“造”数量,又要“营”质量 14,51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