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云翱
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向全国考古工作者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希望广大考古工作者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百年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学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近些年来,中国考古的学术成果在中华文明探源,文旅事业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结合,城市城镇建设、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国家软实力和国家文明形象建构和国际学术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要求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和研究工作中首先要展现出“源远流长的中国”,告诉公众许许多多的中国文化因素是何时、何地深深植入到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去的。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要展现出“文化多样的中国”。地理背景的丰富性和多民族使中国考古文化呈现出多样性,考古工作者要努力揭示出一个引人入胜、文化多样的中国。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要展现出“传承创新的中国”。从城市格局到建筑结构,从器物造型到图案花纹,从文字、绘画到雕塑、镌刻,从墓葬形制到墓室装饰,中国文化因素历经千年、万年而延承不绝,但又绝对不会看到前后不同时代的“文化”完全属于守旧或抄袭,无不讲求在传承中创新。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要展现出“开放包容的中国”。无论是在东亚邻邦,还是在南亚、中亚、西亚、欧洲乃至非洲,都可以发现来自中国的瓷器、丝绸、文字、绘画、纹饰、宗教文物等;同时考古工作者在中国大地上发现了来自异域的古老的小麦、马车、葡萄、玻璃、权杖、香料、乐器、服饰、鍮石、青花钴料以及祆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遗存。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要展现出“保护发展的中国”。当代中国高度重视考古遗产的保护利用,并将其纳入现代化发展的宏伟事业中。考古工作者应该运用自己的考古发现形成的创新知识体系成为各种传媒、教科书、文化创意产业以及美术、建筑、宗教、文学、历史、环境等学科的知识信息来源。
近年来,考古逐渐走入了大众视野,并激发起人们对考古的兴趣和热情。但学术性考古相对晦涩难懂,与大众的距离较远。让考古“活”起来并进一步走进大众,大力推动公共考古发展是必要方式。公共考古就是要让普通大众对考古能看懂并产生兴趣,让考古成果转化为公共文化产品,转化为社会知识,惠及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考古本身就有公共资源的属性。如何体现公共性?我们要通过公共考古让考古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通过通俗的语言和易传播的方式传递给社会和大众。例如可以在保证文物安全和参观者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开放考古现场,在现场布置展览,边发掘边展示,并提供讲解等服务,让公众近距离了解考古过程;建设一些带有公共性质的考古遗址公园、考古遗址博物馆,把这些建设纳入城乡规划,纳入到文旅融合发展中,形成体系建设,真正实现考古学与大众和社会之间融为一体;在考古机构中增设公共考古部门,大学增开公共考古方向硕士专业和相关课程,加强公共考古人才队伍建设;把公共考古纳入科普事业,与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开展考古研学、考古夏令营、小小考古学家等活动;还可以依托数字化等新兴技术,通过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向公众展示考古知识。
考古学的遗迹、遗物、环境、空间资料、理论提取乃至真知灼见,保存和书写在广阔的大地上,而不是收藏于斗室中。考古学的实证性材料隐藏在历史的长河中,非一日之功可以发现,有时一个关键的逻辑性材料需要数年或数十年时间的等待和寻觅才可能现世,这需要当事人有充分的耐力和恒心。许多考古学家为了解决某一发现的来龙去脉,持之以恒地奔走于田野、求索于文献、交流于同道,数十年如一日。
中国现代考古百年历史告诉我们,考古工作者最佳的“课堂”和“研究室”在田野。未来,我们考古工作者应该继续秉承知行合一、重在田野、持之以恒、甘于奉献的精神,做好中华文明的阐释者,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呈现绚丽多彩的中华文明。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