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吕萍
绿色是第四届进博会的一抹亮色。展馆内外,论坛周边,以低碳绿色为目标和抓手的经济发展道与术,被广泛提及。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也参与了这一话题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积极运用ESG投资,谨防资本项目“漂绿”
“当前,全球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都在算‘绿账’,显然这需要巨量资金,而金融如何为绿色双碳赋能助力,则值得我们讨论。”第四届进博会期间,在中国太保产险举办的“科技金融服务双碳经济”国际高峰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屠光绍表示,“绿账”算清,大家会发现钱有可能花到3个地方。
第一,能源结构转型需要科技助力,科技助力要有资金支持;
第二,能源效率提升、减少能耗驱动也需要钱;
第三,对碳本身的利用需要技术引领,同样需要大量资金。
“这些资金缺口如果仅靠政府填补,恐怕是‘天方夜谭’,因此我们要通过体制机制转换,充分释放好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投资(即ESG投资)的积极性。”在屠光绍看来,ESG投资有满足“双碳”发展、促进资本功能完善和优化市场机制这三大作用,未来应采取多重措施促使这三大作用良性互动。
“与此同时,我们应防范ESG投资在促进绿色发展中的三大风险。”屠光绍表示,第一是“漂绿”风险。现在正好是大闸蟹的季节,很多大闸蟹在阳澄湖里待一天就算阳澄湖大闸蟹了,以此及彼,要防止资本、项目乱贴标签;第二是迭代技术变革风险;第三是全生产体系的转型风险。当前我们距离“3060”目标有一定的准备期,这期间,大量市场主体的能源结构、经营方式都处于转型期间,这对资金安全也会带来挑战,因此要建立起风险防范体系。
抢抓“长三角”,建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港口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我深感改革开放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广大华人华侨报效祖国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在全国政协委员、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看来,进博会展示出了国家高水平开放的魄力和决心,释放出了综合效应,助力了世界经济复苏。除了积极扩大进口的直接效应,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国际投资、促进出口、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国内消费升级等各种间接效应,也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和城市中不同程度地展现出来,“我相信,未来这种效应将日益凸显”。
“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即将到来,严彬认为,企业要紧抓机遇,以更开放的态度面对市场。
“绿色低碳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在今年的技术装备展区内,有不少绿色新品首发,充分展现出了低碳化、智能化等行业发展新趋势。作为多元化、国际化、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的企业,华彬集团也于今年年初在常州实施了新长江港口码头项目,抢抓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在常州叠加交汇的机遇,助力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推动高水平开放,进而带动中国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严彬这样说。
设置绿色考卷,优化对企业的评价体系
“首届进博会举办以来,我们根据中外企业在交易中产生的金融需求,先后推出了‘中博融’‘进博融’等专项金融产品,向外贸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并将进口专项额度扩大至3500亿元。第四届进博会,我们也进一步升级了现有服务,推出‘易惠全球’专项金融服务方案,形成以进口为重点的交易场景,灵活联通境内外上下游,多平台自主对接服务。”谈及进博会,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一直强调,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充分实现功能创新,为远道来客在中国的贸易活动提供金融助力。
“今年,我们还积极利用进博会平台,抓住绿色贸易带来的新机遇、新动能,着重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引领与示范作用:一是下大力气支持绿色产品进口,优先支持生产过程及自身节能、节水、低污染、低毒、可再生、可回收的高质量、高附加值绿色产品进口;二是重点强化进口对国内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通过绿色贸易推动重点行业减污降碳,特别是能源领域构建清洁体系、工业领域推进绿色制造、建筑领域推广节能改造、交通领域实现低碳运输等。借助进博会平台,优先支持能够打通这些领域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堵点难点的技术、设备和原材料进口;三是进一步优化完善内部机制和企业评价体系,有机融入低碳、绿色、环保理念,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信贷制度建设、流程管理、业务创新等各个环节,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防控。”在胡晓炼看来,真金白银的支持,同时将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理念纳入对企业的评价标准,将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