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慈善周刊

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论坛发布报告显示——

我国已有35所高校开展公益慈善专业教育

《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报告2021》发布现场

本报记者 舒迪

“公益慈善领域最大的‘本钱’是人,高校公益慈善教育需要从国家人才战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就业市场、资金支持等方面实现突破。期望通过高校和公益行业的共同努力,促进公益慈善教育的发展。”11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论坛上南都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徐永光如是说。

此次论坛由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与敦和基金会联合主办,汇聚了来自清华、北大、上海交大、浙大和美国印第安纳礼来家族慈善学院、西顿大学、伟谷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慈善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南都基金会等行业引领机构的分享嘉宾近40人。

论坛上发布了《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报告2021》(简称报告),重点分享了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历程、数说中国公益专业/通识教育、发展规律总结及对未来的展望。报告全文预计将于年底正式发布。

报告显示,从1998年清华大学设立NGO研究中心开始,中国公益慈善教育正蓬勃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高校相关课程建设持续优化。截至2021年11月,我国共有35所高等院校开展公益慈善专业教育,35个教育项目或培养方向涵盖了专科、本科、研究生项目不同层次,多元发展格局初现。

在35所高等院校开展的公益慈善教育项目中,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深圳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0所开展了本科层次的教育;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师大、南京大学等25所开展了研究所层次的教育,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则开展了专科层次的教育。此外,还有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长江商学院等也开展有公益慈善相关教育项目。

从地理分布上看,高校的公益慈善专业教育项目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有近半数集中在北京、江苏和广东。从生源情况来看,平均招生规模40人,平均在校生81人,项目间差异较大,其中本科兼修项目生源较好。师资方面则处于整体匮乏的状态,平均参与课程的老师10人,其中5人为校外兼职教师。针对本科生的通识课程以社会创新创业为主,其次为公益慈善导论,非营利组织管理较少。

报告认为,目前高校的公益慈善教育总体话语正在从非营利组织管理向公益慈善变迁,社会创新创业话语有望更加凸显。但与此同时,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发展动力仍以行业需求驱动和高校创新驱动为主,市场驱动乏力、政府推动缺位。此外,还存在受教育需求不足、教育供给动力不足、供给能力不足等主要障碍。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认为,中国的大学公益教育之使命,在于“省方、观民、设教”,亦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他表示,这种使命也是对公益本质的最好承载。报告也提出,我国高校慈善教育的前途是光明的,从慈善法实施到“第三次分配”的提出,都为之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与背景。今后需要高校与行业通力合作,打造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共同体,开展知识生产、平台与标准共建、经验分享以及公益慈善行业资源的共创。

论坛上,来自美国多所院校的专家结合各自实践提出,高校慈善教育发展离不开基金会的长期可持续支持,需要稳定的捐赠来源及多元性的资金来源保证学院的基础运作,因此多元资助方的开拓也极为重要。此外,发展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应用领域;大学公益慈善教育要注重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并与本地慈善文化紧密结合,进而相互赋能。

“目前中国的高校慈善课程具有跨界性、协作性、生态性、实践性、本土性等特点。”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认为, 慈善知识具有塑造认知、改变态度、传播理念、影响行为、共同体营造等价值。

他强调,公益慈善教育应该关注慈善领域的真问题,传授能够指导实践的真知识,培养理论专长型、实践专长型和理论实践复合型的多类型人才。

参会各方一致认为,唯有凝聚政府、高校、社会和市场等多方力量,搭建中国公益慈善教育合作交流平台,凝聚共识、拥抱机遇,方能不断提升公益慈善教育的质量,进而成为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和社会创新的引擎。

当天论坛上,为凝聚多方力量,搭建公益慈善教育合作交流平台,首批40家高校等机构联合发起了《关于共同推动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倡议》。

2021-11-09 舒迪 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论坛发布报告显示——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4954.html 1 我国已有35所高校开展公益慈善专业教育 14,95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