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惠娟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进什么、进多少、如何进”的问题进行了顶层设计。在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通过各学科的渗透滋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心田,培养富有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编者
“新时代,如何深入理解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价值?”“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分学段全面融入中小学各科的教学中?”“‘双减’背景下,社会如何配合学校主阵地进行协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组织召开的“新使命、新格局、新思路——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上,业界专家和一线实践者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进什么、进多少、如何进”的相关问题开展了充分研讨。
■“2.0”版本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全学科渗透,贵在提质
课程教材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2021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发布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重要抓手,为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功能提供了重要支撑。
教师用好课程教材,就离不开课标。作为“教学大法”的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考试评价、管理督导的重要依据。为了让课程标准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要求,3年前,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开启了新时代的修订之旅。
“这次课标修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全面贯彻落实了包括《指南》在内的一系列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的要求。”作为课标修订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湘平表示,课标修订完成后,教材的编写将紧锣密鼓地进行。“这也就意味着,《指南》的精神和要求很快就要实实在在地传导到教学第一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总体迎来了新的格局。而接下来领悟新使命、理解新格局、落实新要求,就成为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沈湘平说。
“《指南》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必须是学科全覆盖的,包括数学、地理等理工类学科。”在沈湘平看来,和2014年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相比,《指南》堪称“2.0版本”。
在具体学科中,如何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教师有效的教是关键所在。
“祖暅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伟大科学家,他提出的‘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被称为‘祖暅原理’……”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新课标数学组专家、《指南》研制组专家曹一鸣通过列举近几年出现在高考数学试卷中的考题案例,从数学学科的角度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的思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最后怎么考?”对此核心话题,曹一鸣提出要平衡解决“双减”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后和考试、评价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不增加学生负担,并不意味着不考试,“要以正确的考试评价方式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通过评价来测评了解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课程教材、进入教学实施的效果。”曹一鸣说。
“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学校为了所谓的成绩,把茶艺、国画、汉服、中医、武术等元素都搬到了语文课堂上,甚至在语文课堂大搞知识竞赛、表演……”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煜晖表示,教师若不能从内涵上真正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科之间的关系”,而是盲目地“增量”,势必造成两个问题:一是会挤占其他课程内容的比重,二是还有可能助长一些学校和老师用绩效的思维来落实教育政策的不良风气。“如果其他的课程内容不变,那么就会挤压学生理解和感悟传统文化思想内蕴的空间。而绩效思维也会将原本应该是静水深流、春风化雨的文化教育变成博人眼球的噱头。”在李煜晖看来,传统文化进课程重在提质而非增量。“扩容增量是手段,提高质量是目的;扩容增量是形式,提高质量才是内涵。”李煜晖表示,各个学校在思考进什么、进多少以及如何进这样的问题的时候,要加强顶层的设计,增强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人格而不只是专业。”北京师范大学中华文化教育研究院院长王文静援引叶澜教授的话表明,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独特的学科规律、发展规律、认知规律和特点,而只有拥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老师才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影响感染孩子。她呼吁新时代的老师们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让教育者先受教育是当代教育的新使命。”王文静说。
■“双减”背景下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校内外要协同推进
“双减”政策推行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育人功能,成为不少学校的新着力点。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如何拓宽课程渠道,让社会机构和学校的主渠道相互配合,将教育红利延伸到课堂外,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在“双减”背景下,也是一个难题。
“我认为在课堂之外、教材之外、书本之外,还要拓展渠道载体,构建起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多元支撑体系。”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结合学校的实践建议,大学和中小学一起共建共享校内文化博物馆等场馆。“我们学校的博物馆每年会向社会开放,接待很多中小学生来参观学习。”陈弘还呼吁学校通过举行“家书教育”“家校互联”等活动,来拓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渠道载体。
“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相互协作的教育格局。”福建省漳州康桥学校教研室主任郭明贵老师也表示,在社会教育层面,要开拓更广阔的教育资源,构建良性发展的文化环境;在家庭层面,家长要营造更良好的家风环境;在学校教育层面,要努力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步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根植到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多元整合课程教育资源,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让青少年的周末“减负不减质”,在此方面公益社会教育机构大有可为。
“公立校外机构是开放性、社会性的教育资源。而通过实践教育活动育人正是校外教育最重要的特点。”中国儿童中心副主任王秀江指出,要充分发挥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专门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我们中国儿童中心已经在连续两个‘五年规划纲要’里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主要工作。”王秀江介绍,每当周末学校都放假了,我们儿童中心的院子里热闹非凡。他期待和更多学校合作,一起创新开展课程的构建以及活动的设计,能够在传统文化教育这方面作出校外教育机构的贡献。
“孩子从小成长到他长大成人,优秀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无所不在,一个人只有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才能成长得更加健康。”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指出,当前,从党和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精神和指导意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迎来好的发展契机。下一步最重要的是贯彻落实好指导精神,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助推更多的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立德树人、走向深入,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