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周刊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杏林名医”、内分泌与代谢科主任肖建中:

不悔长做慢病医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01日   第 06 版)

通讯员 韩冬野

患者,熟或不熟;疾病,重或不重;决策,难或不难。从医近40年来,把患者的眼神当做对自己评价的主要标准,可能是满意,也可能是失望,可能是赞许,也可能是无感。让人性的光辉,让真、善、爱在最需要的时候登场,是激励我不悔不倦作为医者的力量。

——肖建中

11月28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迎来了7周岁生日,内分泌与代谢科主任肖建中来到长庚医院也即将年满7年了。

1986年,师从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老主任潘孝仁教授,肖建中第一次对糖尿病进行认知、科学研究,之后的35年时间里,他的从医生涯就定格在内分泌与代谢科学领域,并与糖尿病慢病管理紧紧捆绑在一起。见证着中国糖尿病爆发式的增长,尽己之力做着大量切实的工作,他却只给如今的慢病管理工作打2分,还有8分的追求,他有很多心里话想对求医的患者和年轻的医者说。

慢病不慢 医者维艰

当医生的终极梦想是大众健康,患者越来越少。而对于肖建中来说,这一梦想却很沉重——从医30多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从0.9%逐步抬升到12%。

在2007~2008年,肖建中参与的一项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最终的结论就已证实此时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经接近10%,患者人数高居全球首位。回想30多年前随队前往大庆做“以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的研究,在那个还有人吃不饱饭的年代,肖建中曾认为那是一项很超前的研究,而如今的现实深深印证了导师的前瞻性。

现今,糖尿病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疾病,大量的研究证明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主要和生活方式改变有关。“物质生活的极大提升,食物种类增多,摄入的热量增加,特别是摄入大量高脂高糖,但同时高质量生活却没有达成,比如缺乏充分的锻炼,营养摄入和消耗失衡,导致超重和肥胖。加之生活节奏太快,作息不规律,构成了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外因。”肖建中说。

但内因是更根本的存在。早在1994年,身为主治医师的肖建中就已独自拿到了原国家卫生部的科研课题——关注线粒体基因异常与糖尿病的关系。这项研究揭开了糖尿病复杂病因中内因的一角,号称人体“第47号染色体”的线粒体基因异常,导致母系遗传的“1型糖尿病”。随着科研的跟进,目前针对单基因型糖尿病的认知已经从最初的两三种类型,扩展到了几十种。这种认识的提高,为精准诊疗糖尿病提供了依据。一个来院就诊的外地患者,才40出头,就已经因20多年的糖尿病导致失明、肾脏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注射胰岛素也控制不好,肖建中凭借着研究经验,准确诊断其为单基因导致的糖尿病,及时调整了用药方案,一天改吃一片“磺脲类”药就把血糖控制了下来。

老龄化进程加快,也是糖尿病患病率高的原因之一。2014年肖建中主持的“中国非糖尿病患者人胰岛素分泌的研究”,发现增龄伴随的是胰岛素分泌下降,而不是胰岛素抵抗的增加,提示了缺胰岛素是老年人糖代谢的特点。通俗来讲,这一研究证实了增龄与糖尿病发病概率成正相关。该研究也被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评为该年度中国十大最有影响力的研究之首。

内外因交织导致的“糖友”直线增长,与有限的医疗资源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为改变现状,肖建中在2012年申报了北京市重点科研项目,提出通过分级诊疗,强化社区糖尿病管理,加强对诊断率、治疗率的调控。课题组从27个社区各抽选100名糖尿病患者,对社区提供规范化管理指导,提高社区医生慢病管理水平,项目收到了良好的预期——“糖友”血糖、血压和血脂综合达标率由9%提升到了17%。

对大众高呼清醒、理性

“糖尿病是一场不痛不痒的沦陷。”肖建中感慨,很多患者是在出现了并发症后才开始在意糖尿病,然而此前的不在意已经导致了严重后果——在我国,糖尿病导致的肾病已经成为肾透析患者的首位原因;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病变,出现出血失明,已经成为工作年龄非外伤性致盲的首位原因;糖尿病足导致的截肢已经成为非外伤性截肢的首位原因;40%的人死于糖尿病关联的心脑血管疾病……如此严重的数据,却仍难敌大众落后、消极的待病思想,我国的糖尿病慢病管理仍呈现着“一高三低”的尴尬现状:高患病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和低控制率。

而“过度在意”也激发了医患间的矛盾。“临床上很多疾病如糖尿病,可以控制,但无法治愈。患者的期待值越高,越不能接受不好的医疗结局。”肖建中说,“我希望患者能尊重科学,相信科学,不要因为‘不切现实’的心理而相信‘传说’。”

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担任内分泌科主任期间,为了强化对慢病患者的管理,肖建中组建起一支慢病管理的团队,除负责诊断、治疗的医师外,强化护士的作用,设置糖尿病个案管理师,帮助患者做好疾病认知、管理,有效干预糖尿病危险因素,促进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发现与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降低糖尿病的危害;为精准血糖管理,并为糖友管理提供智能化的交互工具,在清华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的支持下,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内分泌科联合科技公司自主开发了“清糖App”,搭建起“患者-个案管理师-主责医生”的沟通网络。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中,血压、血脂、血糖三项数值都达标的仅有5%,美国达到了20%。”肖建中说,这就是慢病管理的差距,除了提高疾病认知、强化医疗管理,也呼吁国家继续加大医疗资源的投入和分配,让药物、科技惠及更广大的老百姓。

“靠谱”是一种宝贵的医师精神

今年是肖建中担任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主任的第7个年头,提及自己的成就感,“我们可以说建立起了一个靠谱的内分泌科。”肖建中说,因应周边社区患者的需求,除糖尿病亚专业以外,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生长发育等亚专业都已开展了起来。

靠谱,一方面是人品值得信赖,医疗上则要具有专业水平,能够解决专业问题。“医生这个职业,学习永无止境。”肖建中说,以内分泌与代谢科为例,疾病包罗万象可达数千种,“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个患者,就会发现他们身上不同的疾病问题,始终抱着求学的心态,就不会有职业倦怠。”

病房曾收治一名垂体瘤生长激素升高的患者,入院后经过葡萄糖生长激素抑制试验,提示激素分泌增加,需做手术。但是这名患者合并有肝硬化,会不会还存在着认知的盲区?这是肖建中经常性的疑问,于是查房结束后,他又翻阅文献,最终找到肝硬化患者生长激素反常分泌增加的机制报道,此前抑制试验的结果就无法作为诊断依据了。再行查房时,肖建中当着科室团队的面自我纠错,并重新为患者制订了临床观察随访的诊疗方案。“我想告诉大家,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限的,认知圈有多大,外面未知的圈就有多大,从医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打破固有的观念。”

不仅向团队,肖建中也曾向患者坦诚认知的局限。一些患者可能会需要反复试错才能得到最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医生不是科学家,相信科学、尊重科学才能让医生不断进步。”肖建中说。

内分泌科常常和很多临床科室密切关联,垂体瘤(内分泌的中枢)和神经外科、肾上腺瘤和泌尿外科、甲状腺和甲乳外科、胰岛素细胞瘤和肝胆胰外科等等,诊疗疾病和培养年轻医师都有赖于多学科合作。肖建中还常告诉科室的医生:“如果其他科室来找我们做医疗合作,我们应该无条件合作。”医疗的发展要有团队精神,而不要常常计较得失,能做好一个配角,一个和大家很好合作的伙伴很重要,“能够走多远,胸怀很重要!”

2021-12-01 韩冬野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杏林名医”、内分泌与代谢科主任肖建中: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5970.html 1 不悔长做慢病医 15,97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