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教育在线

让应急避险科普成为生活一部分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15日   第 09 版)

全国政协委员 刘春平

应急避险能力,是在分、秒级内应对急难险重、化解灾难风险的综合能力。科学避险,是个人(群体)对客观险情科学认知和应对险情行为能力的快速判断、合理决策和行动过程,是认知力和行动力的统一体。传播避险知识和进行实战演练,有利于提高科学避险认知水平和合理行为能力。

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的不断推动下,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对应急科普工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者和应急工作从业者对成果宣传推广的意识逐步提升,应急科普参与者和科普作品数量有了较大的提升,关于日常生活中应急避险科普主要有以下三点思考:

贴近生活、服务民生,提升应急避险科普的实效。科普,固然是以科学原理为基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多样形式表达科学技术问题,成为科普的主旋律。然而,应急避险,要从“科学”走向“普及”,还需贴近生活,服务民生,既考虑民众获取信息的功利性,还考虑从民众的视角看问题。从应对身边的急难险重开始,提供民众生产生活应急避险科学知识和鲜活案例。如“楼道着火的救命解药”“地震来了究竟跑不跑”“地震+疫情,该如何应对”等都是应对险情精准有效的行动。针对年轻民众对网络、新媒体的依赖,设计制作《防灾减灾科普系列科普微信动画表情包》,充分利用民众对表情包的喜爱甚至是依赖,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应急避险知识的大众传播,起到事半功倍的科普效果。

之前,我们常看到的一些这样的防灾减灾宣传,如“防灾减灾人人有责”,总感觉是“飘在天上”的口号。而此次疫情防控期间,我们随处可见的“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等宣传,既简明扼要又形象具体,在民众加强自我防护方面取得了上佳的教育效果。

平时准备、战时推出,提升应急避险科普的传播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包括在如防灾减灾等相关纪念日,应急避险科普都受到冷遇。分析原因,固然有科普工作的方式方法问题,但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社会生活中,民众花时间阅读科普内容很大程度是为了获取有利信息或热点信息,所以应急避险科普在平时并不容易引起民众的关注。但这并不意味着平时不用做科普,反而应该加强科普的预见性创作,开展有组织的网络应急科普,基于公众关注的网络热点灾害事件,利用网络渠道及时开展应急避险科普传播活动。

网络应急科普可有效提升科普传播效果。灾害发生后往往会迅速形成网络热点事件,能够在社会中引起民众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激起大众情绪、引发强烈反响,网络应急科普会被迅速发布到网络上并被广泛转载传播。

研究表明,网络应急科普的传播内容会让网络用户的知识层面发生改变:首先,使用户不断累积相关的科普知识;其次,在不断累积的过程中,用户会对网络应急科普的传播内容产生个人的判断和评价,从原来的不了解变为了解;最后,将以上特征表现在行为层面,如用户主动了解以及接触学习相关科普信息。从而可以极大地提升科普效果。

所以应急避险科普需要平时精心准备、策划、制作应急避险科普作品,建设应急避险科普素材库。在地震、地质等偶发灾害,洪水、台风等季节灾害,以及火灾、溺水等灾难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推出相关的科普作品效果最好。

2012年“7·21”特大暴雨至少导致北京79人死亡。全社会短时间内掀起了关于暴雨天气车内逃生避险的科普大讨论,大量与此相关的应急避险科普作品被海量阅读转发,短时间内完成了一次有效的应急避险科普教育。

无序情势、规则化解,多元化的应急避险策略。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因有规则而美丽”。战场上,兵戎相见的士兵,因为规则暂停战火,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都可以依靠规则化解灾难。寓避险科普于规则中,尊重规则、信赖规则,可以化解复杂的灾难险情。

比如,随着防疫进入常态化,社会开始提倡“公筷”“公勺”“分餐”和自助餐,提议行拱手作揖礼代替握手,建议各种排队、拥挤场合自觉保持人与人的间隔距离等,由此可有效降低病菌传播传染风险。

生活中,还有更复杂些的防灾避险规则,我们将之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民众更容易记住。如:“农村建房搞牢固、完整圈梁构造柱;装修不破承重墙、装饰要轻固牢梁;易倒家具需定固、高处不放重器物;地震能跑尽快跑、跑不出去蹲墙角”等都是在防灾减灾实践中总结出来行之有效的规则。不需要多少的投入,也不需要多大的代价,一个简单的规则或制度便可轻易地化解灾难。

福祸相依、居安思危。我们一方面享受现代化带来的快捷便利、身心愉悦,另一方面要克服小概率风险的侥幸心理,提升全民应急避险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培养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能力,这样在危机面前,就能从容应对,珍爱生命。

(作者系防灾科技学院副校长)

2021-12-15 刘春平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6665.html 1 让应急避险科普成为生活一部分 16,66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