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新闻眼

■ 记者手记

满天星星都发光发亮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21日   第 04 版)

司晋丽

13年前那个火热的夏天,于每个北京人而言,都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终于迎来了在自家门口举行的奥运会,每个人都成了东道主,不约而同地想为北京加分。志愿者是街头处处流动的风景,连胡同里的大爷大妈都会来句“Welcome to beijing”。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舞台。

除开幕式上的《我和你》之外,还有一首歌,在奥运之前,就将中华民族文化和群众的热情展于世人,唤起了人们对这场盛会的期待,那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北京欢迎你》。在古都京韵的唯美画面中,不同明星的演绎,让晨曦中古老与活力交织的北京故事徐徐展开。

如今,奥运会与北京再续前缘,这座古都荣膺“双奥之城”的荣耀。曾参与2008年奥运会歌曲创作的王平久、常石磊等人,用一首《我们北京见》与《北京欢迎你》遥相致意。13年前,因为奥运会的落幕,各地友人挥别;如今,由于冬奥即将启幕,大家共同“再见”的约定马上就要兑现。

在对张和平的采访中,我们得知,在精彩背后,有一些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隐去了姓名,但同样值得被尊重。

《我和你》最初拟定的两位年轻歌手,是通过层层海选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他们历经大半年的苦练,由于原定方案的变动,而最后无缘开幕式,但毫无怨言;由800多人排练了大半年的秦腔皮影兵马俑节目,本将亮相开幕式,但由于与整台节目风格不协调,在彩排后被刷下来……每一次方案的调整,背后都是一群人对奥运的挥泪告别。

也正是因为这种种因素,令张和平至今仍对那场无可比拟的奥运会开幕式念念不忘。他说,那届奥运会的成功,得益于举国努力,各方面精诚协作,所有人都将祖国的光荣和民族的责任扛在肩上,将祖国利益放置于第一位,有分歧但无怨言。

如果说每个人都是一颗星星,正是满天星星都发光发亮,才汇聚成一条璀璨的星河。

2021-12-21 司晋丽 ■ 记者手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6978.html 1 满天星星都发光发亮 16,97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