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慈善周刊

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中国残联——

推动残疾儿童康复实现“应救尽救”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21日   第 10 版)

某地幼儿园通过残健融合的方式促进残疾儿童康复。本报记者 顾磊 摄

本报记者 顾磊

截至今年11月,全国已有33.2万残疾儿童接受康复救助,超过2020年全年接受救助的总量(28.4万),残疾儿童受益人数明显增加。

这是记者从中国残联获悉的一组数据。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确保残疾儿童家庭求助有门、救助及时,全国残联系统把推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应救尽救”纳入中国残联“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任务,主动创新工作,取得了积极有效的进展。

扩大救助覆盖范围

今年年初,中国残联对康复工作进行整体部署,积极申请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中央财政资金投入较上年度增加了4亿元。

为更好地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中国残联相关负责人先后带队赴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青海等地进行指导,建立救助进展情况监测通报机制,督促各地做好救助工作。同时,各地残联争取了更多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投入,并适时提高救助标准、扩大救助范围。

记者获悉,河北省将部分家庭困难和低龄残疾儿童(约占救助儿童数的50%)的救助标准由1.2万元提至1.8万元。辽宁省将手术、康复训练项目救助标准由1.2万元提至1.8万元,将救助年龄从0-7岁扩大到0-14岁,给予低保、建档立卡(低收入)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每人每年2万元生活补助。福建省将救助标准从1.5万元提高至1.7万元,贫困残疾儿童救助标准则从1.8万元提高至2万元,将救助年龄从0-6岁(贫困残疾儿童0-14岁)调整为0-17岁。湖北省残联与财政部门共同出台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家庭每月给予500元生活补贴,截至11月底,已有11213名残疾儿童家庭受益。此外,多个省(区、市)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地市、区县提标扩面,让更多残疾儿童家庭受益。

为帮助残疾儿童家庭及时获取救助政策及知识,中国残联在其官网开设“残疾儿童康复专家在线咨询”平台,组织邀请10名专家持续开展在线咨询服务,截至11月底,为112位残疾儿童家长提供服务。

各地也积极增加康复服务供给。吉林省下放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准入认定的权限,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县级机构纳入定点服务机构,让孩子们就近享有服务。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医教结合康复试点工作,探索医教机构人才资源共享的途径和方法。宁夏回族自治区则在全区推广实施送康复进家庭服务,扩大残疾儿童受益面。

优化救助经办服务

经办服务是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今年6月和9月,中国残联对各地该项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指导、督促各地优化救助经办服务。

浙江、湖南、甘肃等8个省(区、市)专门下发通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经办服务。天津、吉林、上海、广东等4个省(市)积极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相关配套措施,从政策层面解决残疾儿童异地康复难、持居住证申请救助难等问题。

截至11月底,吉林、安徽、江西、陕西等12省(区、市)新增140个县(市、区)支持持居住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天津、河北、山东、四川等12个省(区、市)新增148个县(市、区)解决残疾儿童异地康复救助难问题。

中国残联还及时汇总整理全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3257家经办机构、7927家定点服务机构信息,并在官网予以更新发布。山西、江苏、重庆等8个省(市)也通过当地残联官网向社会公布了更新的信息。

同时,中国残联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超期未予审核周通报机制,每周从全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信息管理系统中提取各地逾期未予审核申请信息,在全国康复系统工作群进行通报、提醒。今年以来,已督促各地及时处理了5255例逾期申请。

近期,中国残联有关部门还开发了救助申请逾期未审核短信提醒功能,提醒经办机构联系人及时受理审批救助申请。该功能运行1个月来,已向相关区县经办联系人发送2604条提醒信息,督促各地及时处理了9204例逾期申请。

与此同时,各地也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和改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审核。内蒙古、黑龙江、湖南、陕西4个省(区)建立通报制度,加强动态监管,督促问题整改。云南省成立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经办服务工作督导组,开展实地调研,对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县区进行督导、纠偏。

提升救助服务质量

为提升救助服务质量,中国残联一方面提升服务的规范化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管理。

今年6月,中国残联举办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线上培训,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等6项团体标准进行专题解读,指导各地推广应用。同时,持续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满意度核查评价,已完成7980名家长满意度调查,进行了3次全国通报。

10月28日,中国残联联合民政部、卫健委印发《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协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山东、广东、青海、宁夏等4个省(区)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管理试点工作,制定了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评估标准、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服务规范等系列配套政策,探索定点机构规范管理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

其中,宁夏对43家定点机构进行重新评估认定,对4家不符合准入条件的机构执行退出机制,对6家机构提出整改要求。除试点省(区)外,海南、四川、湖北、安徽、福建5省也出台政策,加强对定点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湖北省残联下发了《湖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定点康复训练机构准入标准(试行)》和《湖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定点康复训练机构服务规范(试行)》;四川省残联会同卫生健康、民政部门印发《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定点机构康复训练机构服务评估的通知》,组建第三方评估组,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进行抽检评估。

据了解,在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提升的同时,仍有个别地区存在受理救助申请不及时、持居住证儿童申请当地康复救助难等问题。中国残联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持续指导、推动各地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完善康复救助政策,确保残疾儿童康复“应救尽救”;加强监督指导,为残疾儿童家庭申请康复救助提供优质服务;加快实施《“十四五”残疾人康复服务实施方案》,指导、支持各地提升康复服务能力,不断增进残疾儿童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12-21 顾磊 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中国残联——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7003.html 1 推动残疾儿童康复实现“应救尽救” 17,00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