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慈善周刊

北京市社会组织总资产超千亿元

将有序引导公益资源下沉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21日   第 10 版)

本报记者 顾磊

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社会组织的总资产达到1001.97亿元,其中,市级社会组织的总资产达到530.13亿元。社会组织经营规模和拥有资源实力进一步增强,吸纳了21.39万人就业,占全市就业人口的1.7%。这是日前召开的第一届北京社会组织推介活动线上发布会透露的内容。

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迅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组织的数量,据中国社会组织网的数据,我国社会组织总数今年已突破90万个;二是社会组织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据国家行政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等多位学者组成的“中国社会组织经济规模测算研究”课题组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社会组织增加值总量约2789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0.37%。对比最新发布的北京市社会组织总资产规模数据,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组织领域飞速发展的态势。

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部门表示,在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北京市社会组织基本覆盖了教育、科技、体育、文化、卫生、法律、社会服务等行业和领域,内部治理逐渐完善,发展基础不断加强,门类齐全、层次分明、覆盖广泛、特色明显,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社会组织体系,其发展正从“数量增长”迈向“质量提升”。

北京市社会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扩大对外交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在参与河南、山西救灾,参与基层治理,引领科技创新,服务行业发展,参与国际交流等方面都有所成就。

此外,在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相关建设的过程中,社会组织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经过无障碍环境建设3年专项行动,冬奥赛事和服务保障相关区域、首都城市功能核心区基本实现了无障碍化。目前,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各场馆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已全部完成,参赛人员将享受到优质的保障和人性化的服务。此次推介会也透露,160家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冬奥、宣传冬奥,参与援建华侨冬奥冰雪博物馆、无障碍设施点位建设、编写《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残疾人服务知识手册》、设计制作冬奥文创产品等重要工作。

今后,北京市的社会组织在基层大有可为。在此次推介活动上,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中心发布的《北京社会组织助力共同富裕行动倡议》提出,要充分利用专业、资源优势,有序引导公益资源下沉,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让公益理念成为社会普遍共识。

该倡议书还提出,党建活动主题要更多体现参与基层治理,引导更多社会组织走进社区,与群众面对面。着眼最基层,帮助最弱者,把最好的公益项目、公益服务、专家资源呈现给人民群众。

在助力就业创业方面,北京市倡议社会组织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就业培训、创业指导、岗位服务、信息分享等,各社会组织负责人、专家人才要积极参与公益课堂,分享创业就业经验,以实际案例激励创业、就业者。

北京市强调要打造“社会组织公益之家”,促进共同发展。此次推介活动透露,“北京社会组织公益之家”植根社区,围绕社区困难群体公共服务需求,动员优秀社会组织持续开展就业帮扶、法律帮扶、健康帮扶、养老帮扶、教育帮扶和救助帮扶等公益服务,提升街乡社区困难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社会组织在公益实践活动中的影响力。

“各社会组织要大力弘扬公益精神,宣扬公益理念,从小事、细事、个案入手,积小善成大德,以实际行动展现社会组织良好形象,提升社会影响力,带动和影响更多力量参与到公益事业。”该倡议书强调。

2021-12-21 顾磊 北京市社会组织总资产超千亿元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7004.html 1 将有序引导公益资源下沉 17,00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