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营周刊

“寒冬”最是问暖时:

暖企政策促市场主体增活力

《 人民政协报 》 ( 2021年12月24日   第 05 版)

本报记者 孙琳

冬月深夜,在大秦线塔山装车基地,长长的列车正在沿着筒仓装置环线装运煤炭,50秒,一节载重量80吨的车厢就被装得满满的,铁路运输企业精心调度,把这些煤炭迅速运往全国各大煤电、供热企业。

由于近期煤炭价格上涨等原因,一段时间以来煤电、供热企业开始面临发展困境。为此,国家迅速出台一系列能源保供措施,其中包括对煤电、供热企业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的税款实施缓缴措施。“政策执行有力,服务精准到位,3000多万元税款暂缓缴纳,大大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让这个冬天更暖了!”华能松原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辉说。

这只是一个缩影。回望“十四五”开局之年,从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到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再到鼓励创新发展提升竞争力……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全面发力。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强调,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展望2022年,围绕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激励企业创新投入等举措还将加快落地,这些也将给市场主体带来更大发展信心,激发更大活力。

■ 惠企助企鼎力促市场主体平稳发展

“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需要再帮一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一处充满温情、令人鼓舞的文字,让市场主体松了一口气,发展也更有了底气。

这绝不是喊口号。

从继续执行降低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留抵退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制度性减税政策;到落实好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减免力度,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再到加大对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继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的政策,将制造业企业的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组合拳,为今年减税降费的漂亮账单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就在前不久财政部召开的2021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税政司一级巡视员谭龙亮出了账本:“今年出台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将超过7000亿元。”

而及时出台阶段性缓税政策,更是让市场主体感受到了政策的温度。税务总局、财政部发布《关于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税费有关事项的公告》明确,对制造业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的税款全部缓税;对制造业中型企业的税款按50%缓税,特殊困难企业可申请全部缓税。

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项预计可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2000亿元左右的缓税措施是国家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截至2021年12月8日,全国已累计办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税费783.3亿元。

企业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实惠。浙江金澳兰机床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减税账”:今年10月,公司刚享受到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573万元,紧接着又有11月的缓缴税款政策,预计第四季度合计可享税款缓缴金额400万元以上。减税降费真正让企业实现了轻装上阵。

同样,金融活水也在增强中小微企业发展动力。据记者了解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8.6万亿元,同比增长26.7%;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4217万户,同比增长34.1%;10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94%,比2020年12月下降0.14个百分点;1至10月,中征平台共支持近2万家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1.46万亿元。

可以看到,从落实好减税降费举措,到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已经实现惠企助企,并持续地落实落地,促进了市场主体的平稳发展,也为“十四五”开了一个好局。

■ 创新驱动 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

企业活则市场活,这里的“活”,一方面是指要促进市场主体生存健康、平稳发展,而更重要的“活”则是要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寻求更高质量的发展,其中,创新驱动则显得尤为重要。而从一组最新的数据显示来看,我国市场主体已达到1.5亿户,其中企业4600万户,99%以上是中小企业。俨然,中小企业已成为激活市场主体群体活力的重要动力。

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在谈及刚刚发布的《“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时就指出,“规划将以‘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作为总目标,并提出‘规模以上小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0%以上,专利申请数年均增长10%以上,有效发明专利数年均增长15%以上’等一系列细化的具体目标;并强调,规划特别提出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体系,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明确推动形成一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事实上,今年国家就已经培育了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30家,已经是前两批总数的1.5倍,同时也带动了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培育11.7万家。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81家首批上市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1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这些成绩单的背后恰恰离不开企业创新政策的落地生效以及支持企业创新资金渠道的拓展。据了解,今年中央财政就已经新增支持“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资金,目前已安排35亿元,支持了1300多家“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

而对于2022年,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则表示,还将继续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可以预见,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市场主体的创新内生动力有望进一步被激发,我们也有信心在创新路上越走越远。”在接受人民政协报记者采访时,广东力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毅表示。

■ 政策稳信心稳,利好政策信号持续释放添信心

“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随之提出的一系列稳政策更是给了市场主体更多的“稳信心”。

“可以预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未来还将实施新一轮以减税降费政策为重点的惠企政策,重点降低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的税费负担,提升微观经济主体内生增长动能。同时也将加大推进相关政策落地力度,确保各相关配套举措,从实际出发,细化、量化政策措施,促进政策百分之百落到实处。”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吴跃农在接受人民政协报记者采访时说。

同时吴跃农也提出,在研究谋划有利于促进市场主体稳健发展的各类支持性政策同时,也希望能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以政府权力瘦身、服务健身、监管转身为主线,深化“放管服”改革,认真解决市场主体在发展中的人才、技术、劳力、融资、税费、用地、资源、数字化转型以及“双循环”“走出去”法律风险、社会安全风险等常遇问题,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市场公平等问题,让企业看得见政策,也能很好感受到政策,通过实实在在服务创造优质营商环境。

而作为一家长期致力于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的“我的麦田”,通过提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截至目前,已服务超过6000家企业,累计放款超过150亿元。仅2020年通过平台申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企业就达到2386家,其中948家获得授信。2020年单平台办理的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项数占到全国总数的10%。

按照“我的麦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总经理程霞的话说,从平台上的单量,我们已经感受到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这得益于国家创新驱动政策的支持以及全社会鼓励企业创新的良好氛围。而作为一家支持和服务企业创新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来说,我们更应为国家促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惠企政策作出应有贡献,也对未来更有信心。

2021-12-24 孙琳 “寒冬”最是问暖时: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17166.html 1 暖企政策促市场主体增活力 17,166 /enpproperty-->